初中英语写作纠错策略有效性的具身分析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英语语言使用错误与纠错策略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2.1 错误与失误 | 第13-14页 |
2.1.1 语言规则的错误 | 第13-14页 |
2.1.2 语言运用的失误 | 第14页 |
2.2 英语语言错误类型 | 第14-15页 |
2.2.1 系统错误 | 第14页 |
2.2.2 语际错误与语内错误 | 第14-15页 |
2.2.3 全局性错误与局部性错误 | 第15页 |
2.2.4 本体、文本和语篇错误 | 第15页 |
2.3 初中英语写作错误类型 | 第15-16页 |
2.3.1 语言错误 | 第15-16页 |
2.3.2 语用错误 | 第16页 |
2.4 纠错策略 | 第16-18页 |
2.4.1 教师纠错 | 第16-17页 |
2.4.2 同伴纠错 | 第17页 |
2.4.3 自我纠错 | 第17-18页 |
2.4.4 整合纠错策略 | 第18页 |
2.5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具身认知与错误分析理论依据 | 第19-24页 |
3.1 具身认知 | 第19-22页 |
3.1.1 认知的身体参与性 | 第20页 |
3.1.2 认知的情景性 | 第20-21页 |
3.1.3 认知的交互性 | 第21-22页 |
3.2 错误分析理论 | 第22-24页 |
3.2.1 错误分析的原理 | 第22页 |
3.2.2 错误分析的步骤 | 第22-24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4.1 研究问题 | 第24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4.4 研究过程 | 第25-28页 |
4.4.1 语料收集 | 第25页 |
4.4.2 实验研究 | 第25-28页 |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8-38页 |
5.1 错误类型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5.1.1 本体错误 | 第29-30页 |
5.1.2 文本错误 | 第30-32页 |
5.1.3 语篇错误 | 第32-33页 |
5.1.4 错误类型统计结果讨论 | 第33-34页 |
5.2 写作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5.2.1 前测结果分析 | 第34页 |
5.2.2 后测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5.2.3 后测中不同错误类型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5.3 讨论:纠错策略的具身特征 | 第36-38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38-40页 |
6.1 主要发现 | 第38页 |
6.2 教学建议 | 第38-39页 |
6.3 研究的局限性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一 | 第43-47页 |
附录二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