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5页 |
第一章 楚国哲学中的主体意识发生的土壤 | 第15-21页 |
第一节 楚国巫文化下的天道观与阴阳观 | 第15-18页 |
第二节 周文化的嵌入与融合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居于天地间的人的主体形象 | 第21-31页 |
第一节 人与天的关系 | 第23-27页 |
第二节 人与地的关系 | 第27-31页 |
第三章 崇天敬神的天人意识 | 第31-39页 |
第一节 “龙凤”意象与“天” | 第31-35页 |
第二节 清气的“无垠”与“相感” | 第35-39页 |
第四章 倡“内美”主“修能”的身心意识 | 第39-45页 |
第一节 “内美”与“修能” | 第39-42页 |
第二节 “文质”与身心 | 第42-45页 |
第五章 “抑恶扬善”的人伦意识 | 第45-49页 |
第一节 美人香草的伦理观念体现 | 第45-47页 |
第二节 恶草转化的朴素辩证思想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