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0-12页 |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基础 | 第12-19页 |
2.1 企业文化的微观界定、涵盖形式及多元体系 | 第12-14页 |
2.1.1 企业文化的微观界定 | 第12页 |
2.1.2 企业文化的涵盖形式 | 第12-13页 |
2.1.3 企业文化的多元体系 | 第13-14页 |
2.2 企业文化不可替代的地位与功能 | 第14-16页 |
2.2.1 企业文化的地位 | 第14-15页 |
2.2.2 企业文化的功能 | 第15-16页 |
2.3 企业文化的内容与结构 | 第16-19页 |
2.3.1 企业文化的互动层 | 第16-17页 |
2.3.2 企业文化的参与层 | 第17页 |
2.3.3 企业文化的精神层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二连油田企业文化状况分析 | 第19-26页 |
3.1 二连油田基本情况 | 第19页 |
3.2 影响二连油田企业文化选择的因素 | 第19-20页 |
3.2.1 特殊的环境对二连油田企业文化的影响 | 第19页 |
3.2.2 绿色环境对二连油田企业文化的影响 | 第19-20页 |
3.3 二连油田的企业文化总体特征描述 | 第20-26页 |
3.3.1 精神文化 | 第21-22页 |
3.3.2 制度文化 | 第22-23页 |
3.3.3 形象文化 | 第23页 |
3.3.4 二连油田企业文化要素解析 | 第23-24页 |
3.3.5 从二连油田企业文化中得到的启示 | 第24-26页 |
第四章 二连油田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2页 |
4.1 二连油田存在守成的文化心态 | 第26-27页 |
4.1.1 “排外性”的特点 | 第26页 |
4.1.2 “保守性”的特点 | 第26-27页 |
4.2 计划经济遗毒导致企业产生文化断层 | 第27-28页 |
4.3 二连油田企业内部文化存在劣势 | 第28-29页 |
4.3.1 文化系统尚未整合 | 第28页 |
4.3.2 人力资源价值导向尚未建立 | 第28-29页 |
4.3.3 员工行为尚未规范 | 第29页 |
4.4 二连油田“草原油情”文化存在的负效应 | 第29-31页 |
4.5 重组整合过程面临规模危机 | 第31-32页 |
第五章 二连油田企业文化改进建议 | 第32-49页 |
5.1 二连油田企业文化改进和重塑的迫切性 | 第32-33页 |
5.2 二连油田改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33-34页 |
5.2.1 指导思想 | 第33页 |
5.2.2 基本原则 | 第33-34页 |
5.3 二连油田企业文化建设改进重点 | 第34-36页 |
5.4 企业文化重塑的具体建设方案 | 第36-38页 |
5.5 企业文化重塑的基本思路 | 第38-42页 |
5.5.1 树立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 | 第38-39页 |
5.5.2 围绕中心工作,提升队伍素质 | 第39-40页 |
5.5.3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 第40-41页 |
5.5.4 完善制度体系,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 第41-42页 |
5.5.5 将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进行整合 | 第42页 |
5.6 建立市场导向型企业文化 | 第42-45页 |
5.6.1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第43-44页 |
5.6.2 培育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 第44页 |
5.6.3 形成形象文化体系 | 第44-45页 |
5.6.4 重新定位“草原油情” | 第45页 |
5.7 企业文化重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45-48页 |
5.7.1 企业文化重塑做到舆论先行 | 第45-46页 |
5.7.2 企业文化重塑要坚持和谐发展 | 第46页 |
5.7.3 要做到四个不动摇 | 第46-48页 |
5.8 提高“三种能力”,努力做文化工作的行家里手 | 第48-49页 |
结束语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