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菌类(食用菌)论文--木耳(云耳、黑木耳)论文

西藏黑木耳成分分析和品质评价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黑木耳概述第13-19页
        1.1.1 黑木耳的分类地位及名称第13-14页
        1.1.2 黑木耳的形态特征第14-15页
        1.1.3 黑木耳的产区分布第15-16页
        1.1.4 西藏黑木耳的生长环境第16页
        1.1.5 黑木耳的栽培第16-18页
        1.1.6 黑木耳的采收加工第18-19页
    1.2 黑木耳的价值第19-24页
        1.2.1 黑木耳的营养价值第19页
        1.2.2 黑木耳的药用价值第19-22页
        1.2.3 黑木耳的经济价值及生态效应第22-24页
    1.3 国内外黑木耳研究概述第24-25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2章 黑木耳的品质评价第27-39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材料与仪器第27-29页
        2.2.1 试验材料第27-28页
        2.2.2 试验试剂第28页
        2.2.3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28-29页
    2.3 试验方法第29-31页
        2.3.1 复水率测定第29页
        2.3.2 黑木耳感官评价第29-30页
        2.3.3 黑木耳的质构分析第30-31页
        2.3.4 黑木耳微观组织结构的SEM观察第31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31-38页
        2.4.1 不同样品、地域黑木耳复水率及感官评价第31-34页
        2.4.2 不同品种、地域黑木耳质构分析第34-36页
        2.4.3 不同品种、地域黑木耳微观组织结构SEM观察第36-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黑木耳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第39-55页
    3.1 引言第39-40页
    3.2 材料与仪器第40页
        3.2.1 试验材料第40页
        3.2.2 试验试剂第40页
        3.2.3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40页
    3.3 试验方法第40-42页
        3.3.1 常量营养成分测定试验方法第40页
        3.3.2 微量营养成分测定方法第40-42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42-53页
        3.4.1 不同地域黑木耳样品中的常量营养成分含量特点第42-44页
        3.4.2 不同地域黑木耳样品中的微量营养成分含量特点第44-48页
        3.4.3 不同地域黑木耳样品中氨基酸图谱分析第48-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黑木耳功能成分的比较分析第55-68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材料与仪器第55-56页
        4.2.1 试验材料第55页
        4.2.2 试验试剂第55页
        4.2.3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55-56页
    4.3 试验方法第56-58页
        4.3.1 黑木耳多糖的测定第56-57页
        4.3.2 黑木耳黑色素的测定第57页
        4.3.3 黑木耳总多酚的测定第57页
        4.3.4 黑木耳总黄酮的测定第57-58页
        4.3.5 黑木耳胶状物质测定第58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58-67页
        4.4.1 不同黑木耳样品粗多糖含量差异第58-60页
        4.4.2 不同黑木耳样品黑色素含量差异第60-61页
        4.4.3 不同黑木耳样品总多酚含量特点第61-62页
        4.4.4 不同黑木耳样品中黄酮含量变化第62-64页
        4.4.5 不同黑木耳样品种胶状物质含量差异第64-65页
        4.4.6 不同地域不同样品黑木耳功能性成分主成分分析第65-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讨论第68-70页
    5.1 地域环境与品种类型对黑木耳感官品质的影响第68页
    5.2 地域环境与品种类型对黑木耳营养成分的影响第68-69页
    5.3 地域环境与品种类型对黑木耳功能性成分的影响第69-70页
第6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70-71页
    6.1 结论第70页
    6.2 创新点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致谢第78-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鲜活农产品中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监控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松木层孔菌活性成分提取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