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农用抗生素研究进展 | 第15-36页 |
1 抗真菌农用抗生素 | 第15-18页 |
2 抗真菌机理 | 第18-20页 |
3 抗植物病毒天然产物 | 第20-22页 |
4 抗病毒机理 | 第22-24页 |
5 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 第24-30页 |
6 嘧肽霉素研究进展 | 第30-33页 |
7 展望 | 第33-36页 |
第二章 嘧肽霉素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研究 | 第36-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菌株、试剂与仪器 | 第36页 |
·方法 | 第36-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捷克Doskochilova八种溶剂系统层析试验结果 | 第38-39页 |
·Betina溶媒系统层析试验结果 | 第39-40页 |
·pH纸层析试验结果 | 第40-42页 |
·萃取试验结果 | 第42-43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嘧肽霉素分离纯化和结构测定 | 第45-96页 |
第一节 色谱柱装填 | 第46-49页 |
第二节 组分1(抗真菌活性)的分离纯化和结构测定 | 第49-7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74页 |
第三节 组分2(抗真菌活性)的分离纯化和结构测定 | 第74-8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4-7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5-87页 |
第四节 组分3(抗细菌活性)的分离纯化 | 第87-9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7-8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8-91页 |
第五节 组分4(抗病毒活性)的粗分离 | 第91-9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1-9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2-93页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93-96页 |
第四章 嘧肽霉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96-107页 |
第一节 组分1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96-10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6-98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98-100页 |
第二节 组分3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100-10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0-10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2-106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五章 嘧肽霉素组分1的抑菌谱和抗真菌机理初步研究 | 第107-120页 |
第一节 嘧肽霉素组分1的抑菌谱 | 第107-11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7-10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8-111页 |
第二节 嘧肽霉素组分1的抗真菌机理初步研究 | 第111-11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1-11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3-118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第六章 嘧肽霉素抗病毒机理研究 | 第120-140页 |
第一节 不同组分对TMV的药效试验 | 第120-12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20-1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22-124页 |
3 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二节 组分3处理后植株体内病毒浓度的变化 | 第125-1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25-1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28-129页 |
3 小结 | 第129页 |
第三节 组分3对病毒RNA和外壳蛋白在烟草体内蓄积量的影响 | 第129-1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0-1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33-137页 |
3 讨论 | 第137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37-14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40-151页 |
1 嘧肽霉素的分离纯化和结构测定 | 第140-143页 |
2 嘧肽霉素的分析 | 第143-145页 |
3 嘧肽霉素组分1的抗菌谱和抗真菌机理初步研究 | 第145-146页 |
4 嘧肽霉素各组分的抗病毒药效 | 第146页 |
5 嘧肽霉素对TMV基因组RNA在烟草体内蓄积量的影响 | 第146-149页 |
6 问题和展望 | 第149-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9页 |
致谢 | 第159-1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60-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