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1.5 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 1.5.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3页 |
| 1.5.2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第13-14页 |
| 1.5.3 掌握学习理论 | 第14页 |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 2 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3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现状分析 | 第20-30页 |
| 3.1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基本情况 | 第20页 |
| 3.2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0-27页 |
| 3.2.1 调查基本情况 | 第20页 |
| 3.2.2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20-27页 |
| 3.3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必要性 | 第27-30页 |
| 4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 | 第30-54页 |
| 4.1 微课应用模式的构建 | 第30-32页 |
| 4.2 微课应用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研究 | 第32-48页 |
| 4.2.1 课前准备 | 第33-43页 |
| 4.2.2 具体实施 | 第43-48页 |
| 4.2.3 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 | 第48页 |
| 4.3 应用效果分析 | 第48-54页 |
| 4.3.1 学习效果分析 | 第49-50页 |
| 4.3.2 满意度调查 | 第50-54页 |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5.1 研究总结 | 第54页 |
| 5.2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第54页 |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附录一 | 第58-60页 |
| 附录二 | 第60-61页 |
| 附录三 | 第61-62页 |
| 附录四 | 第62-63页 |
| 附录五 | 第63-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