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策略调查研究--以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九中学为例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论文框架及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3.1 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3.1.1 课堂提问的定义 | 第14页 |
3.1.2 教师课堂提问的作用与功能 | 第14-15页 |
3.1.3 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评价标准 | 第15-16页 |
3.1.4 课堂提问策略 | 第16-18页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3.2.1 苏格拉底对话理论 | 第18-19页 |
3.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3.2.3 语言输入假说 | 第20-21页 |
第四章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策略应用的调查研究 | 第21-25页 |
4.1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1-22页 |
4.1.1 研究问题 | 第21页 |
4.1.2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4.1.3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4.2 实施过程 | 第22-24页 |
4.2.1 课堂观察 | 第22-23页 |
4.2.2 教师访谈 | 第23页 |
4.2.3 问卷调查 | 第23页 |
4.2.4 问卷调查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23-24页 |
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24-25页 |
第五章 研究结果分析 | 第25-35页 |
5.1 问卷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5.2 访谈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5.2.1 问题设计与提问目的 | 第27-28页 |
5.2.2 提问对象的分配 | 第28-29页 |
5.3 课堂实录分析 | 第29-35页 |
5.3.1 问题类型的选择 | 第29-31页 |
5.3.2 作答方式和等候时长的分配 | 第31-33页 |
5.3.3 教师的评价方式 | 第33-3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5-42页 |
6.1 关于教师课堂提问策略的应用所发现的问题 | 第35-37页 |
6.1.1 计划策略 | 第35页 |
6.1.2 控制策略 | 第35-36页 |
6.1.3 评价策略 | 第36-37页 |
6.2 原因分析 | 第37-38页 |
6.2.1 教学观念的差异 | 第37页 |
6.2.2 教学任务与课时约束的矛盾 | 第37-38页 |
6.2.3 缺乏指导和培训 | 第38页 |
6.3 教学启示 | 第38-41页 |
6.3.1 关于计划策略 | 第39页 |
6.3.2 关于控制策略 | 第39-40页 |
6.3.3 关于评价策略 | 第40-41页 |
6.4 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的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