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大股东与高管合谋掏空问题研究--以ST成城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页
        1.4.1 案例研究法第14页
        1.4.2 描述性研究法第14页
        1.4.3 文献分析法第14页
    1.5 创新点第14-16页
2 文献综述第16-24页
    2.1 掏空相关研究第16-18页
        2.1.1 关于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因素第16-17页
        2.1.2 关于大股东掏空方式与特定研究第17-18页
        2.1.3 关于如何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第18页
    2.2 合谋相关研究第18-20页
        2.2.1 关于大股东与高管合谋的动因研究第18-19页
        2.2.2 大股东与高管合谋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9-20页
    2.3 述评第20页
    2.4 相关概念第20-21页
        2.4.1 掏空第20页
        2.4.2 合谋第20-21页
        2.4.3 大股东与高管第21页
    2.5 理论基础第21-24页
        2.5.1 委托代理理论第21-22页
        2.5.2 经济人假设理论第22页
        2.5.3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2页
        2.5.4 控制权理论第22-24页
3 案例分析第24-47页
    3.1 公司简介第24页
    3.2 大股东与高管合谋条件分析第24-28页
        3.2.1 董事会成员与实际控制人关系特殊第25-26页
        3.2.2 管理层受大股东掌控第26-27页
        3.2.3 监事会缺乏独立性第27-28页
    3.3 大股东与高管合谋掏空动机分析第28-33页
        3.3.1 大股东急需解决债务危机第28页
        3.3.2 大股东的控股地位第28-29页
        3.3.3 大股东借助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筹资第29-30页
        3.3.4 大股东利用控股地位攫取控制权私利第30-32页
        3.3.5 高管趋利动机第32-33页
    3.4 大股东掏空过程分析第33-39页
        3.4.1 高价减持第34-35页
        3.4.2 假意收购套取现金第35-38页
        3.4.3 关联担保第38-39页
    3.5 高管的合谋行为与表现第39-42页
        3.5.1 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第39-40页
        3.5.2 虚构交易粉饰报表第40-41页
        3.5.3 不披露公司重大事项第41-42页
    3.6 合谋掏空的经济后果第42-47页
        3.6.1 企业价值大打折扣第42-45页
        3.6.2 中小股东利益损失惨重第45-46页
        3.6.3 市场声誉严重受损第46-47页
4 合谋掏空的原因及特征总结第47-56页
    4.1 大股东与高管合谋掏空问题产生的原因第47-51页
        4.1.1 大股东对控制权私利的过度追求第47-48页
        4.1.2 内部人控制与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第48页
        4.1.3 大股东与高管利益耦合第48-49页
        4.1.4 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完善第49-50页
        4.1.5 外部监管不力第50-51页
    4.2 大股东与高管合谋掏空的特征第51-56页
        4.2.1 高管持股为零第51-52页
        4.2.2 大股东持股处于相对控制权地位第52页
        4.2.3 大股东与管理层关系复杂第52-53页
        4.2.4 独立董事怠于尽责第53-56页
5 抑制大股东与高管合谋掏空的对策分析第56-60页
    5.1 完善内部治理第56-58页
        5.1.1 完善股权结构第56页
        5.1.2 强化对高管的激励第56-57页
        5.1.3 强化董事监事的独立性第57页
        5.1.4 增强企业的信息披露第57-58页
    5.2 加强外部监督第58-60页
        5.2.1 政府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第58页
        5.2.2 审计部门提高审计质量第58-59页
        5.2.3 利用“互联网+媒体”建立声誉机制第59页
        5.2.4 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第59-60页
6 结论与启示第60-62页
    6.1 结论第60页
    6.2 启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以聚龙股份为例
下一篇:蚂蚁金服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