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互联网金融犯罪界定与防范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研究意义第8页
    1.3 国内研究现状第8-10页
    1.4 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法理阐释第11-17页
    2.1 互联网金融犯罪概念第11-12页
        2.1.1 互联网金融内涵第11页
        2.1.2 互联网金融犯罪定义第11-12页
    2.2 互联网金融犯罪特征第12-15页
        2.2.1 犯罪行为高智商化第12-13页
        2.2.2 犯罪主体年龄结构趋于单一第13页
        2.2.3 犯罪手段多样化第13-14页
        2.2.4 犯罪过程愈加隐蔽第14-15页
        2.2.5 该类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高第15页
    2.3 互联网金融犯罪主要类型第15-17页
第三章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基础研究第17-21页
    3.1 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现状第17-18页
    3.2 互联网金融犯罪成因第18-19页
    3.3 我国互联网金融犯罪新动向第19-21页
第四章 当下互联网金融犯罪法律规制与定罪量刑第21-25页
    4.1 互联网金融犯罪法律规制第21-22页
    4.2 立法缺陷定罪量刑问题第22-25页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犯罪与民事纠纷的界分第25-31页
    5.1 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的交叉第25-26页
    5.2 “刑民交叉”案件处理原则第26-28页
        5.2.1 公权和私权同等原则第26-27页
        5.2.2 坚持公正原则第27页
        5.2.3 刑事和民事衡平原则第27-28页
    5.3 当下“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模式第28页
    5.4 从行为后果角度考察互联网金融犯罪第28-29页
    5.5 互联网金融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的界定第29-31页
第六章 法律框架下互联网金融犯罪防范建议第31-37页
    6.1 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第31-32页
    6.2 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第32-33页
    6.3 完善互联网金融犯罪刑事立法第33-35页
    6.4 强化跨境跨领域司法协作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相约自杀行为的法律分析--以洪某杀人案为例
下一篇:个人信息权的刑法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