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案情介绍及争议焦点 | 第9-12页 |
1.1 案情介绍 | 第9-10页 |
1.1.1 案情介绍 | 第9页 |
1.1.2 案件审理情况 | 第9-10页 |
1.2 本案争议焦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本案争议焦点的法律分析 | 第12-18页 |
2.1 因果关系的认定 | 第12-13页 |
2.2 主观方面的认定 | 第13-14页 |
2.3 相约自杀案件的罪名认定 | 第14-15页 |
2.3.1 相约自杀中完成自杀行为的行为人的罪名认定 | 第14-15页 |
2.3.2 为相约自杀推波助澜者的罪名认定 | 第15页 |
2.4 本案判决结果的评析 | 第15-18页 |
2.4.1 案件中各行为人行为的性质分析 | 第15-16页 |
2.4.2 案件中各行为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 第16-18页 |
第三章 由本案引发的思考 | 第18-26页 |
3.1 处理此类案件的立法完善 | 第18-20页 |
3.1.1 关于相约自杀立法建议 | 第18页 |
3.1.2 解决现有法律“滞后性”的立法应然 | 第18-20页 |
3.2 处理此类案件司法方面的完善 | 第20-21页 |
3.2.1 司法部门及时提供相关案件的指导分析 | 第20页 |
3.2.2 明确此类案件的刑事责任标准 | 第20-21页 |
3.3 处理此类案件预防机制的完善 | 第21-26页 |
3.3.1 相关部门严格监管网络安全 | 第21-22页 |
3.3.2 积极开展普法教育,提高群众心理素质 | 第22-23页 |
3.3.3 建立专项自杀预防机构 | 第23-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