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义合成词的共时和历时考察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研究主体的界定 | 第13-18页 |
一、并列式合成词的分类 | 第13-15页 |
二、类义合成词的界定标准 | 第15-17页 |
三、语料范围的界定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类义合成词的类型 | 第18-23页 |
第一节 语法结构类型 | 第18-20页 |
一、名、动、形语素的组合 | 第18-19页 |
二、其他类组合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语义结构类型 | 第20-23页 |
一、本义、引申义的组合类型 | 第20-21页 |
二、假借义的组合类型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类义语素的组合 | 第23-38页 |
第一节 语义场与语素的组合 | 第23-29页 |
一、语义场类型 | 第23-25页 |
二、分类与思维 | 第25-26页 |
三、语素的相互选择 | 第26-29页 |
第二节 语素组合顺序 | 第29-38页 |
一、字序可逆合成词 | 第29-30页 |
二、字序不可逆合成词 | 第30-38页 |
第三章 类义合成词的词义生成机制 | 第38-45页 |
第一节 加合与偏取 | 第38-40页 |
一、加合 | 第38-39页 |
二、偏取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整合与转义 | 第40-45页 |
一、整合 | 第40-41页 |
二、转义 | 第41-45页 |
第四章 类义合成词的历时考察 | 第45-58页 |
第一节 成词方式 | 第45-54页 |
一、基本构词方式 | 第45-47页 |
二、个案考察 | 第47-54页 |
第二节 演变趋势及动因 | 第54-58页 |
一、时代的发展 | 第54-55页 |
二、构词法的影响 | 第55-56页 |
三、修辞化的心理机制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现代汉语字典》收录的类义合成词词目 | 第62-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