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5页 |
1.1 钳式氮杂环卡宾配合物 | 第15-28页 |
1.1.1 钳式氮杂环卡宾配合物概述 | 第15-19页 |
1.1.2 钳式氮杂环卡宾配合物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19-28页 |
1.2 过渡金属活化碳卤键的反应 | 第28-31页 |
1.3 过渡金属催化的Sonogashira偶联反应 | 第31-36页 |
1.3.1 钯催化的Sonogashira偶联反应 | 第32-33页 |
1.3.2 铜催化的Sonogashira偶联反应 | 第33-34页 |
1.3.3 镍催化的Sonogashira偶联反应 | 第34-36页 |
1.4 过渡金属催化的醛酮类化合物的转移氢化反应 | 第36-43页 |
1.4.1 贵金属催化的醛酮类化合物的转移氢化反应 | 第36-38页 |
1.4.2 廉价金属铁、钴和镍等催化醛酮类化合物转移氢化反应 | 第38-43页 |
1.5 本课题的立题思想 | 第43-45页 |
第二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5-80页 |
2.1 新型C(carbene)N(amido)N(amine)钳式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 第45-53页 |
2.1.1 配体L1与Fe(PMe_3)_4、 Co(PMe_3)_4和CoCl_2的反应 | 第45-49页 |
2.1.2 金属氢化物的合成及其与小分子的性质反应研究 | 第49-52页 |
2.1.3 小结 | 第52-53页 |
2.2 钳式镍氢化合物对卤代烃的脱卤氢化反应催化性能探究 | 第53-61页 |
2.2.1 催化反应最优化条件的筛选 | 第53-55页 |
2.2.2 最优化条件下催化底物的拓展 | 第55-58页 |
2.2.3 催化反应机理的提出和实验验证 | 第58-60页 |
2.2.4 小结 | 第60-61页 |
2.3 钳式镍化合物Sonogashira偶联反应催化性能探究 | 第61-69页 |
2.3.1 催化反应最优化条件的筛选 | 第61-62页 |
2.3.2 最优化条件下催化底物的拓展 | 第62-65页 |
2.3.3 催化反应机理的提出和实验验证 | 第65-69页 |
2.3.4 小结 | 第69页 |
2.4 新型C(carbene)N(amido)N(pyrrolidine)钳式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 第69-74页 |
2.4.1 不对称型C(carbene)N(amido)N(pyrrolidine)钳式配体(L2)的合成 | 第69-70页 |
2.4.2 C(carbene)N(amido)N(pyrrolidine)钳式镍配合物的合成 | 第70页 |
2.4.3 C(carbene)N(amido)N(pyrrolidine)钳式镍配合物对Sonogashira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探究 | 第70-73页 |
2.4.4 小结 | 第73-74页 |
2.5 钳式镍化合物对酮的转移氢化反应催化性能探究 | 第74-80页 |
2.5.1 催化反应最优化条件的筛选 | 第74-76页 |
2.5.2 最优化条件下催化底物的拓展 | 第76-79页 |
2.5.3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三章 总结论 | 第80-87页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第87-107页 |
4.1 合成手段 | 第87页 |
4.2 实验试剂 | 第87页 |
4.3 表征方法和测试仪器 | 第87-88页 |
4.4 配体的制备 | 第88-90页 |
4.5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90-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9页 |
第五章 附录 | 第119-183页 |
5.1 晶体结构数据 | 第119-125页 |
5.2 化合物谱图表征 | 第125-183页 |
致谢 | 第183-184页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84-185页 |
附件 | 第185-19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