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35页 |
1.1 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 ABA研究进展 | 第16-27页 |
1.2.1 ABA在植物中的生理作用 | 第16-22页 |
1.2.2 ABA的生物合成、代谢和转运 | 第22-24页 |
1.2.3 ABA信号途径 | 第24-27页 |
1.3 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逆性中的作用 | 第27-32页 |
1.3.1 转录因子的结构及分类 | 第27-28页 |
1.3.2 AP2/EREBP类转录因子家族 | 第28-29页 |
1.3.3 MYB转录因子家族 | 第29-30页 |
1.3.4 NAC转录因子家族 | 第30-31页 |
1.3.5 WRKY类转录因子家族 | 第31页 |
1.3.6 bZIP转录因子家族 | 第31-32页 |
1.4 bZIP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32-34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4-35页 |
第二章 ZmbZIP4表达变化对玉米根发育和抗逆性的影响 | 第35-68页 |
2.1 材料方法 | 第35-48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35页 |
2.1.2 菌株和质粒 | 第35页 |
2.1.3 ZmbZIP4序列分析 | 第35-36页 |
2.1.4 ZmbZIP4表达模式分析 | 第36-38页 |
2.1.5 ZmbZIP4亚细胞定位 | 第38-39页 |
2.1.6 转基因材料的获得 | 第39-44页 |
2.1.7 zmbzip4突变体的获得 | 第44-45页 |
2.1.8 转基因过表达ZmbZIP4玉米的表型分析 | 第45-47页 |
2.1.9 山东省东营实验田玉米耐盐性的测试 | 第47页 |
2.1.10 山东省济南吕家试验田玉米开花前后的干旱胁迫处理 | 第47-4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48-66页 |
2.2.1 ZmbZIP4序列分析 | 第48-52页 |
2.2.2 ZmbZIP4表达模式分析 | 第52-53页 |
2.2.3 玉米ZmbZIP4亚细胞定位 | 第53-54页 |
2.2.4 转基因材料的鉴定 | 第54-55页 |
2.2.5 ZmbZIP4基因突变体的鉴定 | 第55-56页 |
2.2.6 正常条件下转基因ZmbZIP4过表达玉米及突变体的根系形态 | 第56-58页 |
2.2.7 ZmbZIP4转基因材料及突变体表型的鉴定 | 第58-63页 |
2.2.8 田间干旱和盐碱地表型观察 | 第63-66页 |
2.3 讨论 | 第66-68页 |
第三章 ZmbZIP4通过促进ABA合成增强玉米的抗逆性 | 第68-99页 |
3.1 引言 | 第68页 |
3.2 材料方法 | 第68-76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68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68-76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76-94页 |
3.3.1 玉米ZmbZIP4的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 第76-77页 |
3.3.2 玉米ZmbZIP4基因过表达材料和突变体对ABA的敏感性不同 | 第77-78页 |
3.3.3 不同株系植株的ABA测定 | 第78-79页 |
3.3.4 转ZmbZIP4-GFP基因玉米的产生 | 第79-80页 |
3.3.5 ChIP-Seq结果初步分析 | 第80-82页 |
3.3.6 ZmbZIP4的靶基因分析 | 第82-94页 |
3.4 讨论 | 第94-99页 |
3.4.1 ZmbZIP4通过调控一系列胁迫响应基因提高玉米抗逆性 | 第94-95页 |
3.4.2 ZmbZIP4参与调控ABA的合成 | 第95-97页 |
3.4.3 ZmbZIP4参与调控玉米的根系发育 | 第97-99页 |
第四章、ZmbZIP4与SnRK2s成员互作参与ABA信号通路 | 第99-117页 |
4.1 引言 | 第99页 |
4.2 材料方法 | 第99-104页 |
4.2.1 酵母感受态细胞制备法 | 第99-100页 |
4.2.2 酵母共转化 | 第100页 |
4.2.3 单转化BD或AD载体进行毒性和自激活验证 | 第100页 |
4.2.4 酵母双杂交筛选互作蛋白 | 第100-101页 |
4.2.5 互作蛋白的验证 | 第101-10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104-113页 |
4.3.1 ZmbZIP4互作蛋白的酵母双杂筛选 | 第104-109页 |
4.3.2 ZmbZIP4参与ABA信号途径 | 第109-113页 |
4.4 讨论 | 第113-117页 |
4.4.1 ZmbZIP4参与ABA信号途径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 | 第113-115页 |
4.4.2 ZmbZIP4在玉米胁迫响应中参与多条信号转导途径 | 第115-117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17-120页 |
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7-118页 |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18-119页 |
5.3 展望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44页 |
附录 | 第144-150页 |
附录1、培养基 | 第144-145页 |
附录2、玉米营养液(Hogland营养液)配方 | 第145-146页 |
附录3、引物序列 | 第146-1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150-151页 |
致谢 | 第151-15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