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0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2-22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进程 | 第12-13页 |
1.2.2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 第13-15页 |
1.2.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发展和现状 | 第15-18页 |
1.2.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发展和现状 | 第18-22页 |
1.3 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22-28页 |
1.3.1 硅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背景 | 第22-23页 |
1.3.2 硅材料容量衰减机制 | 第23-24页 |
1.3.3 硅材料性能提升的主要改性手段 | 第24-26页 |
1.3.4 电极和材料结构设计对于硅材料负极的改性 | 第26-28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8-30页 |
第2章 实验原料、仪器和测试方法 | 第30-38页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30-33页 |
2.1.1 实验原料与化学药品 | 第30-32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2.2 样品测试及表征方法 | 第33-38页 |
2.2.1 材料形貌和物性测试及表征 | 第33-35页 |
2.2.2 电化学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35-38页 |
第3章 Si/ATNTAs双层电极结构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 | 第38-51页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3.2 Si/ATNTAs双层电极的制备和组装 | 第39-40页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0-50页 |
3.3.1 Si/ATNTAs双层电极结构构筑机理 | 第40-41页 |
3.3.2 Si/ATNTAs双层电极结构形貌与物相表征 | 第41-43页 |
3.3.3 循环伏安测试 | 第43-45页 |
3.3.4 充放电测试 | 第45-49页 |
3.3.5 电化学阻抗测试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Cu_2O包覆Si颗粒电极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 第51-66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Cu_2O包覆Si颗粒电极的制备 | 第52-53页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3-65页 |
4.3.1 Si@Cu_2O复合材料形貌与物相表征 | 第53-57页 |
4.3.2 循环伏安测试 | 第57-58页 |
4.3.3 充放电测试 | 第58-63页 |
4.3.5 电化学阻抗测试 | 第63-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本文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5.1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论 | 第66-67页 |
5.2 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