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泥质活性炭负载TiO2-Fe3O4磁性光催化剂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绪论第9-17页
    1.1 污泥的产生及危害第9页
        1.1.1 污泥的产生第9页
        1.1.2 污泥的危害第9页
    1.2 污泥资源化的研究第9-11页
        1.2.1 污泥资源化的现状第9-10页
        1.2.2 泥质活性炭的研究第10-11页
    1.3 磁质炭的研究第11页
        1.3.1 磁性材料的研究第11页
        1.3.2 磁质炭的研究第11页
        1.3.3 复合磁性材料制备方法第11页
    1.4 TiO_2光催化技术研究及提高催化活性的途径第11-13页
        1.4.1 TiO_2光催化技术的研究第11-12页
        1.4.2 TiO_2光催化反应机理第12-13页
        1.4.3 TiO_2光催化活性的提高途径第13页
    1.5 苯胺废水处理的研究第13-14页
        1.5.1 苯胺废水的污染现状第13-14页
        1.5.2 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第14页
        1.5.3 活性炭在苯胺废水中的应用第14页
        1.5.4 光催化氧化技术在苯胺废水中的应用第14页
    1.6 研究思路及内容第14-17页
        1.6.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6.2 研究内容第15页
        1.6.3 技术路线第15-17页
2.Fe_3O_4/SAC磁质炭的制备第17-27页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17-18页
        2.1.1 实验仪器第17页
        2.1.2 实验试剂第17-18页
    2.2 实验步骤第18-19页
        2.2.1 泥质活性炭的制备第18-19页
        2.2.2 Fe_3O_4/SAC磁质炭的制备第19页
    2.3 分析方法第19-21页
        2.3.1 碘值吸附值的测定方法第19-21页
        2.3.2 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方法第21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1-26页
        2.4.1 磁化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21-22页
        2.4.2 磁化剂用量比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22-23页
        2.4.3 磁化剂和泥质活性炭的比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23-24页
        2.4.4 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第24-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TiO_2-Fe_3O_4/SAC磁性光催化剂制备、表征第27-35页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27-28页
        3.1.1 实验仪器第27页
        3.1.2 实验试剂第27-28页
    3.2 实验步骤第28页
    3.3 性能表征第28-30页
        3.3.1 表面形貌分析第28-29页
        3.3.2 官能团分析第29-30页
        3.3.3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第3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0-34页
        3.4.1 钛酸丁酯添加量对磁性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0-31页
        3.4.2 温度对磁性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1-32页
        3.4.3 钛酸丁酯负载次数对磁性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2页
        3.4.4 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第32-34页
    3.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TiO_2-Fe_3O_4/SAC磁性光催化剂处理苯胺废水研究第35-40页
    4.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35页
        4.1.1 实验仪器第35页
        4.1.2 实验试剂第35页
    4.2 实验分析方法第35-36页
        4.2.1 实验方法第35-36页
        4.2.2 分析方法第3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6-39页
        4.3.1 催化时间对苯胺去除效果的影响第36页
        4.3.2 催化剂投加量对苯胺去除效果的影响第36-37页
        4.3.3 初始浓度对苯胺去除效果的影响第37页
        4.3.4 助催化剂H2O2对苯胺去除效果的影响第37-38页
        4.3.5 TiO_2-Fe_3O_4/SAC与TiO_2-Fe_3O_4/AC处理苯胺效果对比第38-39页
    4.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5.结论与展望第40-42页
    5.1 结论第40页
    5.2 展望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复杂网络的垃圾收运系统优化研究
下一篇:HNO3/TiO2改性活性炭电极制备及性能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