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HNO3/TiO2改性活性炭电极制备及性能表征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背景第10-12页
        1.1.1 水资源现状第10页
        1.1.2 常用去离子方法概述第10-12页
    1.2 电吸附去离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12-14页
        1.2.1 电吸附去离子技术的发展历程第12页
        1.2.2 电吸附去离子技术的理论第12-14页
    1.3 电极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第14-15页
    1.4 活性炭电极材料的预处理和改性方法研究进展第15-16页
        1.4.1 活性炭材料的预处理方法第15-16页
        1.4.2 活性炭材料的改性方法第16页
    1.5 活性炭电极制备方法与工艺第16-17页
    1.6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20页
        1.6.1 研究目的第17页
        1.6.2 主要内容第17-18页
        1.6.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实验准备与方法第20-28页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0-21页
        2.1.1 实验试剂第20页
        2.1.2 实验主要仪器第20-21页
    2.2 吸附性能指标及测定方法第21页
    2.3 理化结构表征手段第21-24页
        2.3.1 扫描电镜检测(SEM)第21-22页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TEM)第22页
        2.3.3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测试(BET)第22-24页
        2.3.4 红外光谱仪分析(FTIR)第24页
        2.3.5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4页
        2.3.6 能谱定量分析(EDS)第24页
    2.4 电化学性能表征手段-循环伏安法(CV)第24-26页
    2.5 电吸附去离子实验第26-28页
3 活性炭材料的预处理第28-34页
    3.2 活性炭的预处理方法第28页
    3.3 不同预处理活性炭的结构分析第28-31页
    3.4 活性炭的性能测定分析第31-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4 活性炭硝酸改性及其电极性能表征第34-42页
    4.1 硝酸改性活性炭的制备第34-36页
        4.1.1 硝酸改性活性炭的制备第34页
        4.1.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第34-36页
    4.2 硝酸改性活性炭的表征第36-39页
        4.2.1 硝酸改性活性炭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分析第36-37页
        4.2.2 硝酸改性活性炭的表面微观形貌分析第37-38页
        4.2.3 硝酸改性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分析第38-39页
        4.2.4 硝酸改性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9页
    4.3 本章小结第39-42页
5 活性炭载钛改性工艺优化及表征第42-54页
    5.1 二氧化钛/活性炭(TiO_2/AC)制备第42-43页
    5.2 二氧化钛/活性炭(TiO_2/AC)的制备第43-45页
        5.2.1 TiO_2/AC的制备第43页
        5.2.2 正交实验设计第43-44页
        5.2.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第44-45页
    5.3 二氧化钛/活性炭(TiO_2/AC)复合体的表征分析第45-52页
        5.3.1 TiO_2/AC复合体的表面形貌SEM分析第45-46页
        5.3.2 TiO_2/AC复合体的比表面积及微观孔结构分析第46-47页
        5.3.3 TiO_2/AC的表面FTIR表征分析第47-48页
        5.3.4 TiO_2/AC复合体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48-49页
        5.3.5 TiO_2/AC的透射电镜表征分析第49-50页
        5.3.6 TiO_2/AC的元素能谱表征分析第50-51页
        5.3.7 TiO_2/AC复合电极的电化学分析第51-52页
    5.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6 HNO_3/TiO_2改性活性炭电极制备及除盐第54-62页
    6.0 HNO_3/TiO_2改性活性炭制备第54页
    6.1 活性炭涂层电极制备工艺优化第54-60页
    6.2 HNO_3/TiO_2改性活性炭的电化学分析表征第60页
    6.3 电极除盐试验第60-61页
    6.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7.1 结论第62-63页
    7.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泥质活性炭负载TiO2-Fe3O4磁性光催化剂研究
下一篇:机械加工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