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2.1 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 第18-20页 |
2.1.1 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定义 | 第18页 |
2.1.2 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作用 | 第18-19页 |
2.1.3 奶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 第19-20页 |
2.2 可追溯质量信息 | 第20-22页 |
2.3 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中消费者的行为 | 第22-23页 |
2.3.1 消费者对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认知 | 第22页 |
2.3.2 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评价与态度 | 第22-23页 |
2.4 品牌资产 | 第23-25页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第25-36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3.1.1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 第25-26页 |
3.1.2 信息采纳模型 | 第26-27页 |
3.1.3 信号理论 | 第27-29页 |
3.1.4 SOR理论 | 第29-30页 |
3.1.5 认知一致性理论 | 第30-31页 |
3.2 基于SOR理论的品牌资产形成过程 | 第31-32页 |
3.3 变量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32-34页 |
3.3.1 基于信息采纳的信息态度形成 | 第32-33页 |
3.3.2 信息视角下品牌资产的形成过程 | 第33-34页 |
3.3.3 影响机理的路径选取 | 第34页 |
3.4 理论模型构建 | 第34-36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 | 第36-52页 |
4.1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36-40页 |
4.1.1 问卷设计 | 第36-39页 |
4.1.2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 第39-40页 |
4.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0-43页 |
4.2.1 信度分析 | 第40页 |
4.2.2 效度分析 | 第40-41页 |
4.2.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41-42页 |
4.2.4 多群组分析 | 第42-43页 |
4.3 数据分析与结果 | 第43-50页 |
4.3.1 信度检验 | 第43页 |
4.3.2 效度检验 | 第43页 |
4.3.3 共同方法偏差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43-45页 |
4.3.4 对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 | 第45-48页 |
4.3.5 多群组分析 | 第48-50页 |
4.4 管理启示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附录B 调查问卷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