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人性思想比较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8-18页
    1.1 选题缘由第8页
    1.2 文献综述第8-15页
        1.2.1 马克思人性思想的研究第8-11页
        1.2.2 马尔库塞人性思想的研究第11-13页
        1.2.3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人性思想比较研究第13-15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 重点、难点、创新点第16-18页
        1.4.1 研究的重点第16页
        1.4.2 研究的难点第16页
        1.4.3 研究的创新点第16-18页
2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人性思想概念第18-32页
    2.1 人性与人的本质第18-20页
    2.2 马克思的人性思想第20-27页
        2.2.1 马克思人性思想直接理论来源第20-22页
        2.2.2 马克思人性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2-27页
    2.3 马尔库塞的人性思想第27-32页
        2.3.1 马尔库塞人性思想形成的背景第27-28页
        2.3.2 马尔库塞人性思想的主要著作第28-32页
3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人性思想比较第32-42页
    3.1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人性思想的联系第32-36页
        3.1.1 基于劳动的人性观第32-34页
        3.1.2 扬弃异化的共同诉求第34-35页
        3.1.3 劳动解放的终极目的第35-36页
    3.2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人思想的差异第36-42页
        3.2.1 对劳动的理解视角各异第36-38页
        3.2.2 异化及其扬弃的方式不同第38-39页
        3.2.3 解放的形式不同第39-42页
4 人性思想对中国发展的启示第42-48页
    4.1 人性思想的理论价值第42-44页
        4.1.1 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发展人性理论第42-43页
        4.1.2 辩证思维:保持发展的必要张力第43-44页
    4.2 人性思想的实践意义第44-48页
        4.2.1 以人为本:尊重和发扬人民的主体地位第44-46页
        4.2.2 人民幸福:人性思想进一步实践和升华第46-48页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一览表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的发展视域下的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早期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