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第11-17页 |
1.2.1 路面抗滑性能研究 | 第11-14页 |
1.2.2 沥青路面衰变性研究 | 第14-16页 |
1.2.3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修复技术研究 | 第16-17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沥青路面抗滑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20-32页 |
2.1 沥青路面抗滑机理分析 | 第20-22页 |
2.1.1 路面构造特征 | 第20-21页 |
2.1.2 轮胎与路面的使用环境 | 第21-22页 |
2.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22-28页 |
2.2.1 集料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2 沥青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3 矿料级配的影响 | 第24页 |
2.2.4 交通轴载的影响 | 第24页 |
2.2.5 路面污染物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6 气候、温度条件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7 施工质量的影响 | 第26页 |
2.2.8 车辆轮胎特性的影响 | 第26-28页 |
2.3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过程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基于室内加速磨耗设备的抗滑衰变研究 | 第32-58页 |
3.1 沥青路面室内磨耗设备及原材料技术性能 | 第32-43页 |
3.1.1 试验仪器构造 | 第32-33页 |
3.1.2 试验仪器基本原理 | 第33-34页 |
3.1.3 原材料的技术性能 | 第34-36页 |
3.1.4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最佳用量的确定 | 第36-40页 |
3.1.5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 | 第40-43页 |
3.2 沥青路面抗滑检测及评价体系 | 第43-47页 |
3.2.1 路面宏观构造深度 | 第43-46页 |
3.2.2 路面摩擦系数 | 第46-47页 |
3.3 沥青路面加速加载磨耗试验 | 第47-56页 |
3.3.1 试验方法 | 第47-48页 |
3.3.2 沥青混合料加速加载抗滑衰变的试验结果 | 第48-51页 |
3.3.3 温度对沥青混合料加速加载抗滑衰变的影响 | 第51-53页 |
3.3.4 沥青路面抗滑衰变拟合分析 | 第53-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RES彩色抗滑薄层路面抗滑性能研究 | 第58-79页 |
4.1 RES彩色抗滑薄层材料组成 | 第58-62页 |
4.1.1 抗滑薄层粘结材料特点及技术指标 | 第58-60页 |
4.1.2 抗滑薄层骨料特点及技术要求 | 第60-61页 |
4.1.3 抗滑薄层颜料特点 | 第61-62页 |
4.1.4 RES彩色抗滑薄层特点 | 第62页 |
4.2 抗滑薄层材料适应性研究 | 第62-78页 |
4.2.1 试验方案设计 | 第63-65页 |
4.2.2 RES抗滑薄层加速加载试验 | 第65-68页 |
4.2.3 RES抗滑薄层剪切强度试验 | 第68-72页 |
4.2.4 RES抗滑薄层拉拔试验 | 第72-75页 |
4.2.5 RES抗滑薄层耐碱性试验 | 第75-76页 |
4.2.6 RES抗滑薄层低温抗裂性试验 | 第76-77页 |
4.2.7 RES抗滑薄层特点 | 第77-7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抗滑薄层施工工艺研究及试验路段抗滑性能检测 | 第79-90页 |
5.1 抗滑薄层材料适用范围 | 第79-80页 |
5.2 抗滑薄层材料铺筑形式 | 第80-81页 |
5.3 RES抗滑薄层施工工艺研究 | 第81-85页 |
5.3.1 施工工具 | 第81-82页 |
5.3.2 施工工艺流程 | 第82-84页 |
5.3.3 工艺特点 | 第84页 |
5.3.4 施工时注意事项 | 第84-85页 |
5.4 试验路的铺筑及检测 | 第85-88页 |
5.4.1 RES抗滑薄层材料的铺筑 | 第85-87页 |
5.4.2 试验路面检测 | 第87-8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6.1 结论 | 第90-91页 |
6.2 展望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6页 |
发表论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