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的技术现状 | 第10-12页 |
1.2.1 有线监测方式 | 第10-11页 |
1.2.2 无线监测方式 | 第11-12页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1.3.1 有线监测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1.3.2 无线监测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1.4 基于ZigBee技术的列车监测系统的优点 | 第13-14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与相关技术分析 | 第15-23页 |
2.1 系统功能需求和监测对象 | 第15-16页 |
2.1.1 系统的功能要求 | 第15页 |
2.1.2 系统的监测对象 | 第15-16页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6-18页 |
2.3 ZigBee技术分析 | 第18-20页 |
2.3.1 ZigBee网络的节点类型 | 第18页 |
2.3.2 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 | 第18-19页 |
2.3.3 ZigBee协议栈分析 | 第19-20页 |
2.4 GPRS通信技术介绍 | 第20-22页 |
2.4.1 GPRS性能优点 | 第20-21页 |
2.4.2 GPRS网络结构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部分设计 | 第23-34页 |
3.1 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硬件设计 | 第23-25页 |
3.1.1 ZigBee无线模块选取 | 第23-24页 |
3.1.2 车厢轴温采集 | 第24页 |
3.1.3 车内温湿度采集 | 第24-25页 |
3.1.4 车内烟火信息采集 | 第25页 |
3.2 车载监控平台硬件设计 | 第25-32页 |
3.2.1 核心处理器选择 | 第26页 |
3.2.2 电源电路 | 第26-28页 |
3.2.3 串口与USB接口电路 | 第28-29页 |
3.2.4 GPRS模块电路 | 第29-30页 |
3.2.5 GPS模块电路 | 第30-31页 |
3.2.6 人机接口电路 | 第31页 |
3.2.7 报警指示电路 | 第31-32页 |
3.3 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32-33页 |
3.3.1 电源抗干扰设计 | 第32页 |
3.3.2 PCB布局布线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ZigBee无线传感网络软件设计 | 第34-42页 |
4.1 ZigBee软件开发环境 | 第34-35页 |
4.2 ZigBee路由算法的优化 | 第35-38页 |
4.2.1 ZigBee路由算法优化的意义 | 第35页 |
4.2.2 ZigBee路由算法设计 | 第35-37页 |
4.2.3 ZigBee路由算法设计验证 | 第37-38页 |
4.3 ZigBee路由节点软件设计 | 第38-40页 |
4.4 ZigBee协调器节点软件设计 | 第40-4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车地通信监控平台软件设计 | 第42-59页 |
5.1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 第42-43页 |
5.2 嵌入式系统的移植 | 第43-47页 |
5.2.1 U-boot移植移植 | 第43-44页 |
5.2.2 Linux内核的编译 | 第44-45页 |
5.2.3 根文件系统构建 | 第45-47页 |
5.3 基于Qt/Embedded的车载监控界面开发 | 第47-56页 |
5.3.1 Qt开发环境搭建 | 第47-48页 |
5.3.2 软件工作流程与主要功能 | 第48-49页 |
5.3.3 用户登录界面设计 | 第49-50页 |
5.3.4 系统设置界面设计 | 第50-51页 |
5.3.5 列车状态监测界面设计 | 第51-53页 |
5.3.6 故障查询界面设计 | 第53-56页 |
5.4 地面监控中心上位机设计 | 第56-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系统调试 | 第59-65页 |
6.1 系统环境搭建 | 第59-60页 |
6.2 系统调试 | 第60-6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1 :系统实物图 | 第71-72页 |
附录2 :系统硬件PCB图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