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多孔铝、镁合金材料及其构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30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多孔金属材料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内外发展概况第12-13页
        1.2.2 结构力学方面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声学方面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多孔金属的结构和分类第16-17页
        1.3.1 多孔金属的结构第16-17页
        1.3.2 多孔金属的分类第17页
    1.4 多孔金属的制备方法第17-23页
    1.5 多孔金属材料的性能第23-26页
        1.5.1 结构力学性能第23-24页
        1.5.2 吸能、减振和阻尼性能第24页
        1.5.3 吸声和隔声性能第24-25页
        1.5.4 其它性能第25-26页
    1.6 多孔金属材料的应用第26-28页
    1.7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8-30页
        1.7.1 选题背景意义第28页
        1.7.2 研究内容概述第28-30页
第2章 球腔孔铝合金材料的制备和压缩性能第30-42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材料的制备第30-33页
        2.2.1 球形盐丸的制备第30-31页
        2.2.2 球腔孔铝合金材料的制备第31-33页
    2.3 材料的孔结构第33-35页
    2.4 压缩性能试验结果第35-39页
        2.4.1 试验方法第35页
        2.4.2 球腔孔铝的失效行为第35-37页
        2.4.3 相对密度和腔孔孔径的影响第37-38页
        2.4.4 球腔孔铝的吸能性能第38-39页
    2.5 结果分析和讨论第39-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球腔孔铝合金材料的吸声性能第42-50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第42-43页
    3.3 材料的吸声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3-46页
        3.3.1 厚度的影响第43-45页
        3.3.2 腔孔孔径的影响第45-46页
        3.3.3 孔隙率的影响第46页
    3.4 材料吸声机理解析第46-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高压消声器用消声构件的开发第50-60页
    4.1 引言及应用背景介绍第50页
    4.2 消声构件的加工和台架试验方案第50-52页
        4.2.1 消声构件的加工第50-52页
        4.2.2 台架试验方案第52页
    4.3 台架试验检测仪器及分析方法第52-53页
        4.3.1 噪声测试仪器及分析方法第52-53页
        4.3.2 通透性的分析方法第53页
    4.4 台架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3-57页
        4.4.1 A声级第53-54页
        4.4.2 频谱分析第54-57页
        4.4.3 通透性第57页
    4.5 机理分析与讨论第57-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铝-珍珠岩多孔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第60-70页
    5.1 引言第60页
    5.2 材料的制备第60-62页
    5.3 材料组织表征和压缩试验第62-64页
        5.3.1 材料组织表征第62页
        5.3.2 材料的压缩试验第62-63页
        5.3.3 试验数据处理第63-64页
    5.4 试验结果第64-68页
        5.4.1 材料的金相组织第64页
        5.4.2 材料的压缩性能第64-67页
        5.4.3 材料的吸能性能第67-68页
    5.5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8-69页
    5.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6章 夹芯构件的制备和Al-Fe界面性能第70-84页
    6.1 引言第70页
    6.2 夹芯梁的制备第70-73页
        6.2.1 珍珠岩夹芯梁的制备第70-71页
        6.2.2 凝胶夹芯梁的制备第71-73页
    6.3 夹芯梁Al-Fe界面形貌和剥离性能表征第73页
    6.4 夹芯梁Al-Fe界面组织和性能第73-83页
        6.4.1 纯铝夹芯梁第74-76页
        6.4.2 含Mg夹芯梁第76-80页
        6.4.3 含富Ce混合稀土夹芯梁第80-83页
    6.5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7章 夹芯梁减振构件的开发第84-96页
    7.1 引言及应用背景介绍第84页
    7.2 振动检测仪器及分析方法第84-85页
    7.3 风机机座现场试验第85-88页
        7.3.1 风机及现场试验说明第85-87页
        7.3.2 试验结果分析第87-88页
    7.4 离心机机座现场试验第88-93页
        7.4.1 离心机及现场试验说明第88-90页
        7.4.2 试验结果分析第90-93页
    7.5 减振机理分析第93-95页
    7.6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8章 球腔孔镁合金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第96-114页
    8.1 引言第96页
    8.2 材料制备第96-100页
        8.2.1 球腔孔镁材料的制备第96-98页
        8.2.2 孔壁合金的制备工艺第98-100页
    8.3 材料的性能表征第100-101页
        8.3.1 球腔孔镁材料的压缩性能试验第100页
        8.3.2 孔壁合金材料的组织观察和分析第100页
        8.3.3 孔壁合金材料的硬度测试和拉伸测试第100-101页
    8.4 纯镁和纯铝两种多孔样品压缩性能对比第101-102页
    8.5 Mg-xZn球腔孔镁和孔壁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第102-108页
        8.5.1 孔壁合金Mg-4Zn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第102-105页
        8.5.2 孔壁合金Mg-11Zn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第105-107页
        8.5.3 Mg-xZn球腔孔镁的压缩性能第107-108页
    8.6 Mg-1Zn-0.5Ca球腔孔镁和孔壁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第108-112页
        8.6.1 孔壁合金Mg-1Zn-0.5Ca合金的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第108-111页
        8.6.2 Mg-1Zn-0.5Ca孔镁材料的压缩性能第111-112页
    8.7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9章 结论与展望第114-118页
    9.1 结论第114-116页
    9.2 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0页
作者简介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130-132页
致谢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纯文学观念与文学实践
下一篇:顾及分布特征和道路网约束的居民地综合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