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金属与半导体复合材料的电学与光电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44页
    1.1 前沿第11页
    1.2 金属纳米粒子的性质第11-15页
        1.2.1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第11-13页
        1.2.2 库仑阻塞效应第13-14页
        1.2.3 电化学特性第14-15页
        1.2.4 量子尺寸效应第15页
    1.3 金属与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应用第15-32页
        1.3.1 存储器第15-18页
        1.3.2 光探测器第18-20页
        1.3.3 光伏器件第20-22页
        1.3.4 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第22-24页
        1.3.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第24-26页
        1.3.6 光催化水分解制氢第26-32页
    1.5 本文研究思路及内容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44页
第二章 基于自组装的金@聚吡咯核壳纳米粒子阵列的可程序化的负微分电阻效应第44-62页
    2.1 前沿第44-45页
    2.2 实验部分第45-47页
        2.2.1 试剂和仪器第45页
        2.2.2 样品制备第45-4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7-52页
        2.3.1 样品表征第47-49页
        2.3.2 电学性能测试第49-52页
    2.4 机理探讨第52-55页
    2.5 本章总结第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第三章 金纳米粒子增强导电聚合物光电响应第62-80页
    3.1 引言第62-63页
    3.2 实验部分第63-66页
        3.2.1 试剂和仪器第63-64页
        3.2.2 样品制备第64-6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6-72页
        3.3.1 样品表征第66-67页
        3.3.2 光电性能研究第67-72页
    3.4 机理讨论第72-73页
    3.5 本章总结第73页
    参考文献第73-80页
第四章 基于强耦合金纳米粒子阵列优化可见-近红外光解水性能第80-106页
    4.1 引言第80-83页
    4.2 实验部分第83-85页
        4.2.1 试剂和仪器第83-84页
        4.2.2 样品制备第84-8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5-96页
        4.3.1 样品表征第85-87页
        4.3.2 光解水性能测试第87-96页
    4.4 机理讨论第96-98页
    4.5 本章总结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6页
第五章 基于金属纳米结构模板和干法刻蚀方法构建金属/半导体异质结第106-124页
    5.1 前沿第106-108页
    5.2 实验部分第108-110页
        5.2.1 试剂和仪器第108页
        5.2.2 样品制备第108-11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0-117页
    5.4 本章总结第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4-126页
    6.1 总结第124-125页
    6.2 展望第125-126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介孔氧化硅纳米结构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聚合物链结构影响纳米颗粒分散及橡塑共混中的相变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