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8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9-11页 |
一、当前我国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师幼关系存在诸多问题 | 第9页 |
二、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 | 第9-10页 |
三、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有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一、师幼关系 | 第11-12页 |
二、区域活动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一、区域活动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二、师幼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15-20页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第20-22页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第24-28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4页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4-26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26页 |
四、统计方法 | 第26页 |
五、研究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昆明市A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的基本情况 | 第28-56页 |
第一节 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基本维度的编码与整理 | 第28-31页 |
一、观察记录的编码与整理 | 第28-29页 |
二、教师作为施动者的师幼关系维度的编码与整理 | 第29-30页 |
三、幼儿作为施动者的师幼关系维度的编码与整理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的表现 | 第31-51页 |
一、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的“冲突性”表现 | 第31-39页 |
二、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的“亲密性”表现 | 第39-46页 |
三、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的“依赖性”表现 | 第46-51页 |
第三节 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质量的测评结果 | 第51-56页 |
一、A幼儿园大班教师基本情况统计 | 第51-52页 |
二、A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的师幼关系质量测评结果 | 第52-54页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54-56页 |
第三章 昆明市A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的类型及特点 | 第56-69页 |
第一节 昆明市A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的类型 | 第56-64页 |
一、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类型的划分 | 第56-57页 |
二、师幼关系类型的描述 | 第57-64页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64页 |
第二节 昆明市A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的特点 | 第64-69页 |
一、控制性与不平等性 | 第64-66页 |
二、民主性和依赖性并存 | 第66-67页 |
三、单向性 | 第67-69页 |
第四章 昆明市A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69-79页 |
第一节 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存在的问题 | 第69-73页 |
一、教师过于高控,师幼之间亲密性程度低 | 第69-70页 |
二、教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师幼之间对话不和谐 | 第70-71页 |
三、教师注重知识传授,师幼关系单一化 | 第71页 |
四、师幼角色不明,双方地位不平等 | 第71-72页 |
五、教师对师幼关系的本质认识不到位,“双主”关系不明确 | 第72-73页 |
第二节 相关原因分析 | 第73-79页 |
一、教师影响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的因素分析 | 第73-76页 |
二、幼儿影响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的因素分析 | 第76-79页 |
第五章 对构建昆明市A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良好师幼关系的建议 | 第79-86页 |
第一节 对幼儿教师的建议 | 第79-84页 |
一、加强专业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 第79-80页 |
二、明确自身角色意识 | 第80-81页 |
三、求同存异,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 第81-82页 |
四、摒除教师的权威控制性,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 第82-83页 |
五、关爱幼儿,构建温暖型师幼关系 | 第83-84页 |
第二节 对幼儿的建议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附录A:师幼关系量表 | 第90-96页 |
附录B:A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的教师访谈提纲 | 第96-98页 |
附录C:A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的幼儿访谈提纲 | 第98-99页 |
附录D:A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师幼交往行为观察记录表 | 第99-100页 |
附录E:A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观察记录的编码与整理 | 第100-102页 |
附录F:A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师幼关系类型的划分 | 第102-10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