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翻转课堂的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有效设计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9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1-15页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第11-12页
        二、学习空间的发展改变传统教学环境第12-15页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5-17页
        一、研究目的第15-16页
        二、研究意义第16-17页
    第三节 概念界定第17-19页
        一、SPOC第17页
        二、翻转课堂第17-18页
        三、学习空间第18-1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9-34页
    第一节 国外文献综述第19-28页
        一、国外翻转课堂研究第19-22页
        二、国外学习空间的研究第22-28页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第28-32页
        一、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第28-29页
        二、国内学习空间的研究第29-32页
    第三节 文献述评第32-34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34-39页
    第一节 理论框架第34-35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35-39页
        一、设计研究法第35页
        二、访谈调查法第35-36页
        三、视频分析法第36-37页
        四、问卷调查法第37-39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39-71页
    第一节 翻转课堂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第一轮设计实施第39-56页
        一、第一轮SPOC翻转课堂项目空间设计第39-44页
        二、设计过程中形成模型框架第44-46页
        三、设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第46-51页
        四、第一轮实施效果分析第51-56页
        五、小结第56页
    第二节 翻转课堂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第二轮设计实施第56-71页
        一、第二轮完善后模型框架第56-58页
        二、第二轮SPOC翻转课堂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第58-65页
        三、第二轮实施效果分析第65-70页
        四、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5页
    第一节 总结第71-73页
        一、打破传统大学生课堂参与的"前排——中间效应"第72页
        二、实现了基本课程资源的公平分配和个性课程资源的差异性分配第72-73页
        三、学生综合能力显著提升第73页
        四、实现教学评价模式多元化第73页
    第二节 研究局限第73-74页
    第三节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第79-84页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4-85页
致谢第85-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志贺氏菌O-PS的结构改造及党参内生菌胞外多糖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牙周非手术治疗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