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防污设备论文

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对船舶压载水的处理效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1 船舶压载水的作用及特点第11-12页
        1.1.2 船舶压载水的危害第12-13页
        1.1.3 应对IMO《压载水公约》履约的迫切性第13-14页
    1.2 国内外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第14-19页
        1.2.1 船舶压载水常规处理技术第14-16页
        1.2.2 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研究进展第16-19页
    1.3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9-22页
        1.3.1 磁絮凝技术第19-20页
        1.3.2 高梯度磁分离技术的发展第20页
        1.3.3 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20-22页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25页
        1.4.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25页
第2章 试验材料和分析方法第25-33页
    2.1 试验材料和仪器第25-27页
        2.1.1 工艺流程设计图第25页
        2.1.2 试验材料第25-26页
        2.1.3 试验仪器和设备第26-27页
    2.2 主要试验方法第27-29页
        2.2.1 藻类的培养方法第27-28页
        2.2.2 麦秸秆磁种的制备第28-29页
    2.3 检测与分析方法第29-32页
        2.3.1 压载水中主要存在的藻类及藻类检测方法第29-30页
        2.3.2 非生物指标第30-31页
        2.3.3 麦秸秆磁种性能的测定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麦秸秆磁种的制备及其性质分析第33-43页
    3.1 麦秸秆磁种的制备与筛选第33-36页
        3.1.1 麦秸秆粉末与Fe3O4颗粒质量比对磁种性能的影响第33-34页
        3.1.2 麦秸秆粉末粒度对麦秸秆磁种性能影响第34-36页
    3.2 麦秸秆磁种投加量对船舶压载水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第36-37页
    3.3 麦秸秆磁种的性质分析第37-42页
        3.3.1 麦秸秆磁种扫描电镜(SEM)分析第37-39页
        3.3.2 麦秸秆磁种能谱(EDS)分析第39页
        3.3.3 麦秸秆磁种磁性(VSM)分析第39-40页
        3.3.4 麦秸秆磁种(XRD)分析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磁絮凝与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单因素试验分析第43-59页
    4.1 磁絮凝技术的试验研究第43-49页
        4.1.1 试验方法第43-44页
        4.1.2 AS+麦秸秆磁种组合药剂性能分析第44-46页
        4.1.3 PAC+麦秸秆磁种组合药剂性能分析第46-47页
        4.1.4 PFS+麦秸秆磁种组合药剂性能分析第47-49页
    4.2 高梯度磁分离技术的试验研究第49-58页
        4.2.1 高梯度磁分离反应的机理分析第49-51页
        4.2.2 高梯度磁分离反应器设计第51-53页
        4.2.3 高梯度磁分离器性能曲线第53页
        4.2.4 磁场强度对高梯度磁分离装置处理效果影响第53-55页
        4.2.5 水流速度对高梯度磁分离装置处理效果影响第55-56页
        4.2.6 滤片数目对高梯度磁分离装置处理效果影响第56-58页
    4.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磁絮凝—高梯度磁分离耦合处理技术研究第59-70页
    5.1 优化方法研究第59-60页
    5.2 磁絮凝-高梯度磁分离耦合技术的优化第60-68页
        5.2.1 Box-Behnken实验设计第60-61页
        5.2.2 Box-Behnken试验二次模型分析第61-63页
        5.2.3 磁絮凝—高梯度磁分离耦合技术的响应曲面分析第63-68页
    5.3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声学覆盖层等效材料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下一篇:船舶柴油机颗粒捕集器仿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