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会计谨慎性的存在 | 第12-13页 |
·会计谨慎性的度量 | 第13-17页 |
·关联研究法 | 第13-16页 |
·事件研究法 | 第16-17页 |
3 会计谨慎性的理论分析和制度环境 | 第17-30页 |
·会计谨慎性内涵 | 第17-19页 |
·会计谨慎性的定义 | 第17-18页 |
·会计谨慎性的分类 | 第18-19页 |
·在我国会计管制成为影响盈余谨慎性的主要动因分析 | 第19-23页 |
·谨慎性在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中的体现 | 第23-30页 |
4 会计准则(制度)与盈余谨慎性关系的研究设计 | 第30-40页 |
·假设的提出 | 第30-31页 |
·会计制度变迁前后会计盈余谨慎性存在假设 | 第30页 |
·《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盈余谨慎性影响假设 | 第30-31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1-38页 |
·盈余的偏度度量 | 第31-32页 |
·盈余的波动程度度量 | 第32页 |
·盈余--股票报酬模型 | 第32-37页 |
·应计--现金流模型 | 第37-38页 |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38-40页 |
5 会计准则(制度)与盈余谨慎性关系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40-51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40-43页 |
·盈余的偏度度量 | 第40-41页 |
·盈余的波动程度度量 | 第41-43页 |
·回归分析 | 第43-51页 |
·运用盈余--股票报酬模型进行回归 | 第43-48页 |
·运用应计--现金流模型进行回归 | 第48-51页 |
6 结论 | 第51-57页 |
·研究结果 | 第51-52页 |
·政策建议 | 第52-55页 |
·局限性 | 第55页 |
·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