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燃料化学工业(总论)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柴油—正戊醇—甲醇微乳化燃料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第11-12页
        1.2.1 能源短缺第11-12页
        1.2.2 环境污染第12页
    1.3 内燃机替代燃料第12-14页
    1.4 甲醇作为内燃机替代燃料第14-18页
        1.4.1 甲醇的理化性质第14-15页
        1.4.2 甲醇的来源第15-16页
        1.4.3 柴油机燃用甲醇的意义第16页
        1.4.4 柴油机燃用甲醇的方法第16-18页
    1.5 微乳化第18-20页
        1.5.1 乳状液第18-19页
        1.5.2 微乳液第19页
        1.5.3 微乳化燃料清洁燃烧机理第19-20页
    1.6 甲醇柴油的研究现状第20-23页
        1.6.1 双燃料供给系统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1.6.2 乳化液法的研究现状第21-23页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3-25页
        1.7.1 研究意义第23-24页
        1.7.2 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试验条件与数据处理第25-36页
    2.1 试验条件第25-27页
    2.2 试验主要设备介绍第27-30页
        2.2.1 测功机第27页
        2.2.2 Kibox燃烧分析仪第27页
        2.2.3 尾气体分析仪第27-28页
        2.2.4 扫描电迁移率颗粒物粒径谱仪第28-30页
    2.3 数据处理第30-36页
        2.3.1 平均有效压力第30-31页
        2.3.2 燃烧放热率第31-33页
        2.3.3 消光系数第33-34页
        2.3.4 超细颗粒物第34-36页
第三章 燃料的理化特性第36-45页
    3.1 三相互溶性第36-38页
        3.1.1 试验试剂第36页
        3.1.2 研究方法第36-38页
    3.2 十六烷值第38-39页
    3.3 密度第39页
    3.4 运动粘度第39-40页
    3.5 低温流动性第40-41页
    3.6 热值第41-43页
    3.7 闪点第43-45页
第四章 燃烧特性研究第45-58页
    4.1 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第45-49页
        4.1.1 滞燃期第47-48页
        4.1.2 燃烧持续期第48-49页
    4.2 燃烧压力第49-51页
    4.3 瞬时放热率第51-52页
    4.4 缸内平均温度第52-53页
    4.5 经济性第53-56页
        4.5.1 有效燃油消耗率第54页
        4.5.2 有效热效耗率第54-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排放特性研究第58-72页
    5.1 碳烟排放第58-61页
        5.1.1 随负荷变化的碳烟排放研究第58-59页
        5.1.2 改变喷射时刻对碳烟排放研究第59-61页
    5.2 NOx排放第61-65页
        5.2.1 随负荷变化的NOx排放研究第61-63页
        5.2.2 改变喷射时刻对NOx排放研究第63-65页
    5.3 超细颗粒物排放第65-71页
        5.3.1 超细颗粒物的数浓度和体积浓度第66-69页
        5.3.2 改变喷射时刻对超细颗粒物数浓度和体积浓度的排放研究第69-71页
    5.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总结与展望第72-76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72-74页
    本文工作展望第74-75页
    论文创新点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甲醚/甲醇层流预混火焰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亲水性丝素蛋白自组装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