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网络吃饭直播:创新扩散与受众的需求满足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9页
        1.2.2 实践意义第9-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3.1 创新扩散理论第10-11页
        1.3.2 “使用与满足”理论第11-12页
        1.3.3 受众第12页
        1.3.4 关于网络直播的研究第12-14页
        1.3.5 关于网络吃饭直播的研究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第15-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5页
        1.4.2 研究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网络直播与网络吃饭直播第16-24页
    2.1 网络直播的概念第16-17页
    2.2 网络直播的发展现状第17-19页
    2.3 网络直播的分类第19-20页
    2.4 网络直播的特点第20-23页
    2.5 网络吃饭直播概述第23-24页
第三章 网络吃饭直播的创新扩散过程第24-32页
    3.1 认知阶段第25-27页
    3.2 说服阶段第27-28页
    3.3 决策阶段第28-29页
    3.4 执行阶段第29-30页
    3.5 确认阶段第30-32页
第四章 网络吃饭直播案例分析第32-36页
    4.1 斗鱼TV第32-33页
    4.2 网络吃饭直播线上观察第33-36页
        4.2.1 挑战型网络吃饭直播第33-34页
        4.2.2 陪伴型吃饭直播第34-35页
        4.2.3 代替型网络吃饭直播第35-36页
第五章 网络吃饭直播受众的需求满足第36-46页
    5.1 功能性需求的满足第36-40页
        5.1.1 获取美食信息和烹饪技巧第37-38页
        5.1.2 满足窥探猎奇心理第38-39页
        5.1.3 追求美食,减轻饥饿感第39-40页
    5.2 情感性需求的满足第40-42页
        5.2.1 休闲娱乐第40页
        5.2.2 消解用餐孤独感第40-41页
        5.2.3 产生情感共鸣第41-42页
    5.3 交往性需求的满足第42-46页
        5.3.1 群体归属感第42-43页
        5.3.2 互动表达第43-44页
        5.3.3 寻求社会认同第44-46页
第六章 思考与建议第46-50页
    6.1 关于网络直播受众的思考与建议第46-47页
    6.2 关于网络吃饭直播的思考与建议第47-50页
结语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录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浪网“上海福喜食品安全”事件报道效果分析
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下医院媒介形象建构探析--以陕西三所大型三甲医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