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有关概念及理论 | 第19-27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2.1.1 驻村干部 | 第19-20页 |
2.1.2 干部挂职 | 第20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0-27页 |
2.2.1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1-24页 |
2.2.3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第24-25页 |
2.2.4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脱贫攻坚背景下驻村干部管理现状 | 第27-39页 |
3.1 脱贫攻坚背景对当前驻村干部管理工作的影响 | 第27页 |
3.2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第27-28页 |
3.3 S市驻村干部管理工作实施情况 | 第28-33页 |
3.3.1 驻村人员选派方面 | 第29-30页 |
3.3.2 驻村干部日常管理和考核方面 | 第30-31页 |
3.3.3 驻村干部工作和生活保障方面 | 第31-32页 |
3.3.4 在宣传表彰和提拔使用方面 | 第32-33页 |
3.4 S市脱贫攻坚驻村工作成效 | 第33-39页 |
3.4.1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依托党建促发展 | 第33-34页 |
3.4.2 以产业发展为治本之策,引领脱贫攻坚 | 第34-35页 |
3.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地区基础发展水平。 | 第35-36页 |
3.4.4 以异地搬迁为重要抓手,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 第36页 |
3.4.5 将金融扶贫作为发展保障,以金融杠杆撬动特色产业发展 | 第36页 |
3.4.6 努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 第36-39页 |
第四章 S市驻村干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9-45页 |
4.1 S市驻村干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2页 |
4.1.1 部分驻村干部派出单位选人不适当 | 第40页 |
4.1.2 部分派出单位对驻村干部的支持不够 | 第40-41页 |
4.1.3 部分派驻干部和乡镇机关不知道“该做什么” | 第41页 |
4.1.4 部分驻村干部的扶贫成效不显著 | 第41-42页 |
4.1.5 部分驻村干部工作作风不正 | 第42页 |
4.2 S市驻村干部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2-45页 |
4.2.1 对选派工作的调研不够,派出单位人员压力大 | 第42-43页 |
4.2.2 驻村干部管理机制不顺,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 | 第43页 |
4.2.3 考核措施和手段不足,考核有效性需要提高 | 第43-44页 |
4.2.4 对干部的表彰激励不足,相应惩戒不到位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完善驻村干部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 | 第45-55页 |
5.1 管理机构建设方面的对策建议 | 第45-47页 |
5.1.1 建立市(县)级领导牵头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力量 | 第45-46页 |
5.1.2 明确管理机构,理顺驻村干部管理体制 | 第46-47页 |
5.2 人员选派方面的对策建议 | 第47-49页 |
5.2.1 落实驻村干部管理单位的责任 | 第47-48页 |
5.2.2 落实驻村干部派出单位的责任 | 第48-49页 |
5.3 日常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 | 第49-52页 |
5.3.1 明确驻村干部的扶贫工作职责 | 第49页 |
5.3.2 健全各项工作和日常管理制度 | 第49-50页 |
5.3.3 加强典型宣传和干部培训工作 | 第50-51页 |
5.3.4 抓好驻村干部工作和生活保障 | 第51-52页 |
5.4 考核监督方面的对策建议 | 第52-53页 |
5.5 奖惩运用方面的对策建议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