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6页 |
一、关于《董西厢》和《王西厢》 | 第7-10页 |
二、关于《董西厢》和《王西厢》语言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三、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董西厢》与《王西厢》叠字辞格比较研究 | 第16-33页 |
第一节 叠字辞格和两书叠字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第二节 《董西厢》中叠字的使用情况 | 第18-23页 |
第三节 《王西厢》中的叠字使用情况 | 第23-28页 |
第四节 《王西厢》和《董西厢》叠字使用情况比较 | 第28-33页 |
第二章 《王西厢》与《董西厢》引用辞格比较研究 | 第33-52页 |
第一节 引用辞格和两书引用研究现状 | 第33-34页 |
第二节 《董西厢》中引用的使用情况 | 第34-40页 |
第三节 《王西厢》中引用的使用情况 | 第40-47页 |
第四节 《王西厢》和《董西厢》引用使用情况比较 | 第47-52页 |
第三章 《王西厢》与《董西厢》对偶辞格比较研究 | 第52-66页 |
第一节 对偶辞格和两书对偶研究现状 | 第52-53页 |
第二节 《董西厢》中的对偶的使用情况 | 第53-58页 |
第三节 《王西厢》中的对偶使用情况 | 第58-63页 |
第四节 《王西厢》和《董西厢》对偶辞格使用情况比较 | 第63-66页 |
第四章 《董西厢》和《王西厢》其他辞格比较研究 | 第66-73页 |
一、《董西厢》与《王西厢》排比辞格比较研究 | 第66-67页 |
二、《董西厢》与《王西厢》顶真辞格比较研究 | 第67页 |
三、《董西厢》与《王西厢》反复辞格比较研究 | 第67-68页 |
四、《董西厢》与《王西厢》比喻辞格比较研究 | 第68-69页 |
五、《董西厢》与《王西厢》借代辞格比较研究 | 第69-70页 |
六、《董西厢》与《王西厢》避讳辞格比较研究 | 第70页 |
七、《董西厢》与《王西厢》反语辞格比较研究 | 第70-71页 |
八、《董西厢》与《王西厢》夸张辞格比较研究 | 第71-73页 |
余论 | 第73-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