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14页 |
第一章 “神”与“人”的界限:“射日—奔月”故事神话原型分析 | 第14-19页 |
第一节 “射日—奔月”的故事原型解读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射日—奔月”故事原型的意象分析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神性”与“人性”的发展:“射日—奔月”神话重写型小说故事形式分析 | 第19-29页 |
第一节 “五四”时期——在情节新变中剥除“神”的光环,还原“人”的本性 | 第19-22页 |
第二节 文学“一体化”时期——在故事新解中暗喻人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 | 第22-25页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在拼贴重组中窥视“人”的异化,探索新的出路 | 第25-29页 |
第三章 “神性”的消逝和“人性”的彰显:“射日—奔月”神话重写型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 第29-36页 |
第一节 后羿——跌落的神祗,末路的英雄 | 第29-32页 |
第二节 嫦娥——反叛的人类,追寻的象征 | 第32-34页 |
第三节 “射日—奔月”神话重写型小说中主人公角色地位的置换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人”的内涵的三个维度:“射日—奔月”神话重写型小说叙述笔法分析 | 第36-44页 |
第一节 以“演义”笔法追问“人”的“现代”品格 | 第36-39页 |
第二节 以“学理化”笔法探讨“人”的社会属性 | 第39-41页 |
第三节 以“拼贴”笔法反思“人”的困顿与救赎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