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健康状态评估理论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动车组电气系统健康状态评估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的概述 | 第14-21页 |
2.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第14-19页 |
2.1.1 层次分析法 | 第14-16页 |
2.1.2 熵权法 | 第16页 |
2.1.3 灰色关联度法 | 第16-18页 |
2.1.4 合作博弈法 | 第18-19页 |
2.2 云模型理论 | 第19-20页 |
2.2.1 云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2.2.2 云模型确定隶属度 | 第20页 |
2.3 小结 | 第20-21页 |
3 CRH3型动车组电气系统结构及其健康状态评估模型 | 第21-27页 |
3.1 CRH3型动车组电气系统结构 | 第21-23页 |
3.2 CRH3型动车组电气系统健康状态等级划分 | 第23-24页 |
3.3 CRH3型动车组电气系统健康状态评估模型的建立 | 第24-26页 |
3.4 小结 | 第26-27页 |
4 CRH3型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健康状态评估 | 第27-40页 |
4.1 牵引传动系统健康状态评估模型的建立 | 第27-30页 |
4.2 牵引传动系统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0-37页 |
4.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30-31页 |
4.2.2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31-32页 |
4.2.3 灰色关联度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32-36页 |
4.2.4 合作博弈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36-37页 |
4.3 牵引传动系统各元件隶属度的确定 | 第37-38页 |
4.4 牵引传动系统健康状态综合评估 | 第38-39页 |
4.5 小结 | 第39-40页 |
5 CRH3型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的健康状态评估 | 第40-50页 |
5.1 辅助供电系统健康状态评估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5.2 辅助供电系统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2-47页 |
5.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42-43页 |
5.2.2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43-44页 |
5.2.3 灰色关联度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44-47页 |
5.2.4 合作博弈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47页 |
5.3 辅助供电系统各元件隶属度的确定 | 第47-48页 |
5.4 辅助供电系统健康状态综合评估 | 第48-49页 |
5.5 小结 | 第49-50页 |
6 CRH3型动车组电气系统的健康状态评估 | 第50-52页 |
6.1 电气系统权重向量的确定 | 第50-51页 |
6.2 电气系统的健康状态综合评估 | 第51页 |
6.3 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