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创新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2.1 关于商业不良贷款形成研究 | 第17-18页 |
2.1.1 理论研究 | 第17页 |
2.1.2 实证方面研究 | 第17-18页 |
2.2 关于不良贷款影响因素研究 | 第18-21页 |
2.2.1 宏观经济 | 第18-19页 |
2.2.2 政府干预与预算软约束 | 第19-20页 |
2.2.3 商业银行特征与股权结构 | 第20-21页 |
2.3 关于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研究 | 第21-23页 |
2.3.1 早期研究 | 第21页 |
2.3.2 2008年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研究的最新进展 | 第21-23页 |
2.4 商业银行期限错配研究 | 第23-24页 |
2.5 关于商业银行杠杆的研究 | 第24-26页 |
2.6 文献总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双重约束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机制分析 | 第27-37页 |
3.1 中国商业银行期限错配现状分析 | 第27-31页 |
3.1.1 测度商业银行整体期限错配风险 | 第27-28页 |
3.1.2 中国商业银行期限错配现状分析 | 第28-31页 |
3.2 非金融部门杠杆现状分析 | 第31-32页 |
3.3 双重约束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机制分析 | 第32-37页 |
3.3.1 内部约束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机制分析 | 第32-33页 |
3.3.2 外部约束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机制分析 | 第33-37页 |
第四章 双重约束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55页 |
4.1 内部约束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7-44页 |
4.1.1 变量选取 | 第37-38页 |
4.1.2 数据描述 | 第38-39页 |
4.1.3 研究模型设计 | 第39-40页 |
4.1.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4.1.5 上市银行与非上市银行比较 | 第41-42页 |
4.1.6 稳健性检验 | 第42-44页 |
4.2 外部约束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4-51页 |
4.2.1 变量选取 | 第44-45页 |
4.2.2 数据描述 | 第45-46页 |
4.2.3 研究模型设计 | 第46-47页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4.2.5 上市银行与非上市银行比较 | 第49-50页 |
4.2.6 稳健性检验 | 第50-51页 |
4.3 双重约束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51-55页 |
4.3.1 变量选取和数据描述 | 第51-52页 |
4.3.2 研究模型设计 | 第52页 |
4.3.3 实证结果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 第52-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9页 |
5.1 结论 | 第55-57页 |
5.1.1 主要结论 | 第55页 |
5.1.2 建议 | 第55-57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