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前言 | 第11页 |
1.2 镁合金强韧化方法 | 第11-15页 |
1.2.1 合金元素强化 | 第11-12页 |
1.2.2 细晶强化 | 第12-13页 |
1.2.3 热处理强化 | 第13-14页 |
1.2.4 形变强化 | 第14-15页 |
1.3 高强韧镁合金的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1.3.1 不含稀土元素的镁合金 | 第15页 |
1.3.2 含稀土元素的镁合金 | 第15-16页 |
1.4 Mg-Zn-Y系合金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4.1 Mg-Zn-Y系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 第17-18页 |
1.4.2 Mg-Zn-Y系合金制备方法概况 | 第18-20页 |
1.5 铸态Mg-Zn-Y合金塑性变形方法研究概况 | 第20-21页 |
1.5.1 普通挤压成型 | 第20页 |
1.5.2 等径角挤压(ECAE) | 第20-21页 |
1.5.3 切屑固化成型挤压 | 第21页 |
1.6 镁合金热处理技术研究概况 | 第21-24页 |
1.6.1 普通的固溶与时效工艺 | 第22页 |
1.6.2 形变热处理 | 第22页 |
1.6.3 深冷处理 | 第22-24页 |
1.7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6-34页 |
2.1 实验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2.2.1 仪器设备 | 第27页 |
2.2.2 Mg-Zn中间合金的制备 | 第27页 |
2.2.3 挤压成型 | 第27-28页 |
2.3 微观组织分析测试方法 | 第28-29页 |
2.3.1 金相显微组织分析 | 第28-29页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9页 |
2.3.3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第29页 |
2.4 性能测试与分析方法 | 第29-34页 |
2.4.1 显微硬度测试 | 第29页 |
2.4.2 拉伸力学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2.4.3 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分析方法 | 第30-34页 |
第三章Mg-Zn-Y合金的铸态与挤压态的组织及性能 | 第34-48页 |
3.1 前言 | 第34-35页 |
3.2 实验方案与材料制备 | 第35-36页 |
3.3 合金元素含量对Mg-Zn-Y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36-42页 |
3.3.1 合金元素含量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6-38页 |
3.3.2 合金元素含量对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8页 |
3.3.3 断裂机理分析 | 第38-42页 |
3.4 挤压态Mg-Zn-Y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 第42-47页 |
3.4.1 挤压过程组织的变化 | 第42-45页 |
3.4.2 挤压变形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退火对挤压态Mg-Zn-Y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48-66页 |
4.1 前言 | 第48页 |
4.2 实验方案 | 第48-49页 |
4.3 退火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49-59页 |
4.3.1 维氏显微硬度 | 第49-50页 |
4.3.2 退火温度为 400℃时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 第50-53页 |
4.3.3 退火温度为 490℃时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 第53-55页 |
4.3.4 退火温度为 550℃时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 第55-59页 |
4.3.5 保温时间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 | 第59页 |
4.4 断裂机理分析 | 第59-64页 |
4.4.1 断口观测与分析 | 第60-61页 |
4.4.2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第61-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深冷-热循环对挤压态Mg-Zn-Y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66-77页 |
5.1 前言 | 第66页 |
5.2 实验方案 | 第66-67页 |
5.3 深冷-热循环及深冷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67-69页 |
5.3.1 光学显微组织 | 第67-68页 |
5.3.2 SEM组织 | 第68-69页 |
5.3.3 XRD分析 | 第69页 |
5.4 深冷-热循环及深冷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9-72页 |
5.4.1 显微维氏硬度 | 第69-70页 |
5.4.2 拉伸力学性能 | 第70-72页 |
5.5 断裂机理分析 | 第72-75页 |
5.5.1 断口观测与分析 | 第72页 |
5.5.2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第72-7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全文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件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