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双T型防屈曲耗能支撑及其钢框架的弹塑性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防屈曲耗能支撑第13-17页
        1.2.1 防屈曲耗能支撑的构造第13-15页
        1.2.2 防屈曲耗能支撑的基本原理第15-17页
    1.3 防屈曲耗能支撑发展与应用第17-23页
        1.3.1 防屈曲耗能支撑的起源与发展第17-19页
        1.3.2 防屈曲耗能支撑的应用第19-23页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双T形耗能支撑的理论分析第25-37页
    2.1 双室箱形防屈曲支撑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第25页
    2.2 间隙的理论值第25-26页
    2.3 耗能支撑连接段的稳定第26-29页
    2.4 耗能支撑的等效弹塑性刚度第29-31页
    2.5 双T形防耗能支撑内核单元自身的稳定第31-32页
    2.6 双T形防耗能支撑的整体稳定第32-36页
    2.7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双T形耗能支撑的有限元模拟分析第37-56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7-39页
        3.2.1 实体单元第37-38页
        3.2.2 材料本构第38-39页
    3.3 滞回分析第39-46页
        3.3.1 双T形耗能支撑、双钢管耗能支撑和普通支撑的模型尺寸第39-41页
        3.3.2 接触类型第41页
        3.3.3 位移加载第41-42页
        3.3.4 双T形耗能支撑、双钢管耗能支撑和普通支撑的滞回曲线分析第42-46页
    3.4 连接段对双T形耗能支撑的影响第46-47页
    3.5 间隙对双T形耗能支撑的影响第47-48页
    3.6 初始几何缺陷对双T形耗能支撑的影响第48-50页
    3.7 约束刚度对双T形耗能支撑的影响第50-52页
    3.8 有无脱层材料对支撑性能的影响第52-55页
    3.9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双T形耗能支撑结构的分析模型及分析方法第56-66页
    4.1 引言第56页
    4.2 耗能支撑的恢复力力学模型第56-58页
        4.2.1 理想弹塑性模型第56页
        4.2.2 双线性强化模型第56-58页
    4.3 耗能支撑结构的分析方法第58页
    4.4 耗能支撑结构的分析模型第58-61页
    4.5 耗能支撑结构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第61-63页
    4.6 耗能支撑结构的数值分析法第63-65页
        4.6.1 Newmark法第63-64页
        4.6.2 线性加速度法第64-65页
    4.7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双T形耗能支撑框架的弹塑性分析第66-106页
    5.1 引言第66页
    5.2 算例简介第66-68页
        5.2.1 算例概述第66-67页
        5.2.2 有限元软件的选择第67-68页
        5.2.3 阻尼的选取第68页
        5.2.4 设计的自然条件第68页
    5.3 结构设计第68-70页
    5.4 地震波的选取及提取节点的确定第70-73页
    5.5 结构弹性反应谱分析结果第73-79页
        5.5.1 各模型的动力特性和瑞雷阻尼系数第73-75页
        5.5.2 反应谱前六个周期对比第75-76页
        5.5.3 楼层剪力第76-77页
        5.5.4 层间位移角和水平位移第77-78页
        5.5.5 小结第78-79页
    5.6 Kobe波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第79-84页
        5.6.1 在多遇地震下弹塑性时程分析第79-81页
        5.6.2 在罕遇地震下弹塑性时程分析第81-84页
    5.7 Smart波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第84-90页
        5.7.1 在多遇地震下弹塑性时程分析第84-87页
        5.7.2 在罕遇地震下弹塑性时程分析第87-90页
    5.8 Manual波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第90-96页
        5.8.1 在多遇地震下弹塑性时程分析第90-93页
        5.8.2 在罕遇地震下弹塑性时程分析第93-96页
    5.9 双T形耗能支撑不同的布置方式对抗震性能的影响第96-104页
        5.9.1 双T形耗能支撑的四种布置方案第96-97页
        5.9.2 双T形耗能支撑不同布置方案的抗震性能分析第97-104页
    5.10 本章结论第104-106页
结论和展望第106-108页
    结论第106-107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1页
图表目录第111-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作者简介第11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清时期壮族地区土司建筑研究
下一篇:利用蝴蝶形钢板墙耗能的自复位结构体系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