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气敏传感器 | 第12-17页 |
1.2.1 分类及发展概述 | 第12-13页 |
1.2.2 器件结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气敏材料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4 几种代表性的气敏机理 | 第16-17页 |
1.3 生物功能表面/结构及其仿生研究 | 第17-27页 |
1.3.1 生物减阻功能结构 | 第17-20页 |
1.3.2 生物抗冲蚀/耐磨功能结构 | 第20-22页 |
1.3.3 生物亲/疏水功能结构 | 第22-24页 |
1.3.4 生物感知功能结构 | 第24-26页 |
1.3.5 蝎子化学感受器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2章 具有气体敏感性的蝎子栉器的优选 | 第29-41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蝎子生态习性 | 第29-34页 |
2.2.1 蝎子的外形特征及性能 | 第29-31页 |
2.2.2 蝎子的生活习性 | 第31页 |
2.2.3 蝎子的地理分布及分类 | 第31-32页 |
2.2.4 生物原型的初步选取 | 第32-34页 |
2.3 三种蝎子的行为学观察 | 第34-40页 |
2.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34-36页 |
2.3.2 乙醇气体作用后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6-38页 |
2.3.3 乙醚气体作用后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8-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东亚钳蝎栉器的结构表征与化学成分分析 | 第41-53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东亚钳蝎栉器的结构表征 | 第41-48页 |
3.2.1 栉器超景深显微镜表征 | 第41-42页 |
3.2.2 栉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42-44页 |
3.2.3 栉器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 第44-45页 |
3.2.4 栉器的X射线三维显微镜观察 | 第45-46页 |
3.2.5 栉器的切片试验观察 | 第46-48页 |
3.3 东亚钳蝎栉器化学成分分析 | 第48-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4章 东亚钳蝎栉器气体敏感性机理研究 | 第53-63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计算流体动力学及FLUENT概述 | 第53-55页 |
4.3 东亚钳蝎栉器体表结构对气体敏感性的影响 | 第55-61页 |
4.3.1 东亚钳蝎栉器体表微观结构对气体敏感性的影响 | 第55-60页 |
4.3.2 东亚钳蝎栉器宏观结构对气体敏感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仿生复合结构设计与气体敏感性研究 | 第63-77页 |
5.1 引言 | 第63页 |
5.2 仿生气体敏感性表面结构设计 | 第63-65页 |
5.3 仿生表面结构加工 | 第65-69页 |
5.3.1 仿生样件3D打印制造 | 第65-66页 |
5.3.2 仿生样件表面金属氧化物生成 | 第66-69页 |
5.4 仿生样件气体敏感性测试 | 第69-75页 |
5.4.1 仿生样件气体敏感性测试系统 | 第70页 |
5.4.2 仿生样件气体敏感性测试过程 | 第70-71页 |
5.4.3 仿生样气体敏感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1-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81页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77-79页 |
6.2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