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0 引言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8-19页 |
·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及其评价概述 | 第20-27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概念 | 第20-21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理论 | 第21-25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概念 | 第21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 | 第21-22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指标 | 第22-24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 | 第24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一般方法 | 第24-25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 第25-27页 |
2 我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7-35页 |
·我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实施范围有限 | 第27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范围不明确 | 第27-28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结果不够客观 | 第28页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格式和内容参差不齐 | 第28-29页 |
·注册会计师未对管理层评价提供保证 | 第29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流于形式 | 第29-30页 |
·我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0-35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法规不协调,监管力度不够 | 第30-31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 | 第31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缺乏统一的准则 | 第31-32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不够科学 | 第32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使用者的认知不足 | 第32-33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公众需求不足 | 第33-35页 |
3 国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经验的借鉴 | 第35-47页 |
·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 | 第35-41页 |
·美国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要求 | 第35-36页 |
·美国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体系 | 第36-37页 |
·美国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执行情况分析 | 第37-41页 |
·日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 | 第41-43页 |
·日本内部控制基本框架 | 第41页 |
·日本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 第41-42页 |
·日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执行的标准 | 第42-43页 |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43-47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法规应相互协调 | 第43-44页 |
·明确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是与财务报告相关 | 第44页 |
·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 | 第44-45页 |
·监管机构应当要提供评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准则 | 第45页 |
·重视评价过程中的风险评估 | 第45-46页 |
·注册会计师评价应与管理层评价协调一致 | 第46-47页 |
4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对策 | 第47-54页 |
·加强内部控制研究,完善内部控制规范 | 第47-48页 |
·完善中国内部控制研究委员会职责 | 第47页 |
·制定内部控制规范的具体实施办法 | 第47-48页 |
·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框架 | 第48-49页 |
·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进行强制性规定 | 第49页 |
·明确法律责任,加大监管力度 | 第49-50页 |
·明确的法律责任,建立监管责制 | 第49-50页 |
·加大监管力度,提供约束机制 | 第50页 |
·推广风险导向的评价方法 | 第50-51页 |
·强制规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由注册会计师审核 | 第51-52页 |
·培养成熟的评价报告使用者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