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1 胆固醇生物学 | 第10-11页 |
1.1.1 胆固醇的合成与运输 | 第10页 |
1.1.2 胆固醇的生理功能 | 第10页 |
1.1.3 胆固醇在围产期奶牛肝脏中代谢 | 第10-11页 |
1.2 奶牛脂肪肝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1 脂肪肝的分类与危害 | 第11页 |
1.2.2 围产期奶牛发病原因 | 第11-12页 |
1.2.3 围产期奶牛脂肪肝发病机理 | 第12页 |
1.2.4 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临床诊断 | 第12-13页 |
1.3 蛋白质与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1 蛋白质组学iTRAQ技术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2 代谢组学GC/MS技术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5页 |
2.1 围产期奶牛血液胆固醇与血液其他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 | 第15-16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5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15-16页 |
2.2 犊牛原代肝细胞诱导脂肪沉积胆固醇最佳添加浓度与时间 | 第16-19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16-18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18-19页 |
2.3 基于iTRAQ技术筛选差异蛋白与蛋白谱 | 第19-23页 |
2.3.1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2.3.2 试验方法 | 第19-23页 |
2.4 基于GC/MS技术筛选差异代谢物与代谢谱 | 第23-25页 |
2.4.1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2.4.2 试验方法 | 第23-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40页 |
3.1 围产期奶牛血液胆固醇与血液其他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 | 第25-28页 |
3.1.1 试验奶牛生化指标水平变化 | 第25-27页 |
3.1.2 试验奶牛血浆TC与其他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27-28页 |
3.2 犊牛原代肝细胞诱导脂肪沉积胆固醇最佳添加浓度与时间 | 第28-29页 |
3.2.1 胆固醇添加的最佳浓度 | 第28页 |
3.2.2 胆固醇添加的最佳时间 | 第28-29页 |
3.3 基于iTRAQ技术筛选差异蛋白与蛋白谱 | 第29-35页 |
3.3.1 胆固醇组与空白组的差异蛋白 | 第29-32页 |
3.3.2 酸+醇组与游离脂肪酸组的差异蛋白 | 第32-35页 |
3.4 基于GC/MS技术筛选差异代谢物与代谢谱 | 第35-40页 |
3.4.1 代谢物TIC分析 | 第35-36页 |
3.4.2 统计分析 | 第36-38页 |
3.4.3 筛选差异代谢物与分析相关代谢通路 | 第38-40页 |
4 讨论 | 第40-44页 |
4.1 围产期奶牛血液胆固醇与血液其他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 | 第40页 |
4.2 添加胆固醇对NEFA介导的肝脂沉积调控影响 | 第40-44页 |
5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4页 |
附录 | 第5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