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导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4 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1.4.1 存在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16-17页 |
2. 互联网金融理财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概述 | 第17-24页 |
2.1 互联网金融理财的概述 | 第17-20页 |
2.1.1 互联网理财的业务种类 | 第18-19页 |
2.1.2 互联网理财的特点 | 第19-20页 |
2.1.3 互联网理财的风险 | 第20页 |
2.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概述 | 第20-24页 |
3. 互联网理财对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 | 第24-36页 |
3.1 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3.2 建行个人理财业务SWOT分析 | 第26-34页 |
3.2.1 建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优势分析 | 第26-29页 |
3.2.2 建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劣势分析 | 第29-30页 |
3.2.3 互联网理财给建行个人理财业务带来的机遇 | 第30-31页 |
3.2.4 互联网理财给建行带来的威胁 | 第31-34页 |
3.3 建行个人理财业务在互联网金融影响下发展的困境 | 第34-36页 |
3.3.1 个人理财业务革新缓慢 | 第34页 |
3.3.2 个人理财业务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 | 第34页 |
3.3.3 加剧了建行与中小银行间的竞争 | 第34-36页 |
4. 国外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理财影响下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经验 | 第36-38页 |
4.1 美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况 | 第36页 |
4.2 美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经验 | 第36-37页 |
4.2.1 美国互联网理财发展的概况 | 第36-37页 |
4.2.2 富国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上的经验 | 第37页 |
4.2.3 花旗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上的经验 | 第37页 |
4.3 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启示 | 第37-38页 |
5. 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应对互联网理财冲击的对策 | 第38-41页 |
5.1 转变思维,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 第38页 |
5.2 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业务创新 | 第38-39页 |
5.2.1 产品创新 | 第38-39页 |
5.2.2 意识创新 | 第39页 |
5.3 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业务发展 | 第39-40页 |
5.3.1 加快平台建设 | 第40页 |
5.3.2 将“数据大”变为“大数据” | 第40页 |
5.4 提高人员专业能力和营销能力 | 第40-4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1-42页 |
6.1 结论 | 第41页 |
6.2 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