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1-13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第2章 股权激励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4页 |
2.1.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4-15页 |
2.1.3 企业契约理论 | 第15-16页 |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6页 |
2.1.5 激励理论 | 第16-17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2.2.1 关于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7-18页 |
2.2.2 关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的研究 | 第18-20页 |
2.2.3 文献述评 | 第20-21页 |
第3章 獐子岛股权激励情况及效果分析 | 第21-37页 |
3.1 獐子岛概况及动因 | 第21-22页 |
3.1.1 公司概况 | 第21页 |
3.1.2 动因分析 | 第21-22页 |
3.2 獐子岛股权激励实施的具体内容 | 第22-25页 |
3.2.1 激励对象 | 第22-23页 |
3.2.2 股票来源及数量 | 第23-24页 |
3.2.3 行权情况 | 第24-25页 |
3.3 獐子岛股权激励实施现状 | 第25-26页 |
3.4 基于财务指标中獐子岛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 | 第26-31页 |
3.4.1 獐子岛盈利能力分析 | 第26-27页 |
3.4.2 獐子岛现金创造能力分析 | 第27-29页 |
3.4.3 獐子岛成长能力分析 | 第29-31页 |
3.5 基于代理成本中獐子岛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 | 第31-32页 |
3.6 基于同行业对比中獐子岛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 | 第32-36页 |
3.7 基于市场反应中獐子岛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 | 第36-37页 |
第4章 獐子岛股权激励方案问题分析 | 第37-41页 |
4.1 股权激励授予率低 | 第38页 |
4.2 股权激励的对象较少 | 第38-39页 |
4.3 股权激励期限短 | 第39页 |
4.4 股权激励模式单一 | 第39-40页 |
4.5 股权激励考核指标选取不合理 | 第40-41页 |
第5章 獐子岛股权激励方案的改进 | 第41-52页 |
5.1 激励对象的改进 | 第41-42页 |
5.2 激励模式的改进 | 第42-45页 |
5.2.1 使用业绩股作为激励方式 | 第42-44页 |
5.2.2 使用虚拟股作为激励方式 | 第44-45页 |
5.3 行权条件设置的改进 | 第45-47页 |
5.3.1 行权价格 | 第45-46页 |
5.3.2 行权标准 | 第46页 |
5.3.3 行权日 | 第46-47页 |
5.4 股权激励环境的优化 | 第47-50页 |
5.4.1 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第47-48页 |
5.4.2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48-49页 |
5.4.3 建立和完善职业经理人才市场 | 第49页 |
5.4.4 采用更多非财务激励指标 | 第49-50页 |
5.5 注意事项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