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2.1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1.2.2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作物模型评估方法 | 第17页 |
1.2.3 气候、品种、管理等因素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19页 |
1.3.2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4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 本章小结及论文框架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1-22页 |
2.2 资料来源 | 第22-25页 |
2.2.1 土壤数据 | 第22-24页 |
2.2.2 气象数据 | 第24页 |
2.2.3 田间管理数据 | 第24-25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2.3.1 气候趋向率 | 第25页 |
2.3.2 CERES-Wheat模型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冬小麦优势产区气候资源变化 | 第26-39页 |
3.1 最高温度变化趋势 | 第26-29页 |
3.1.1 最高温度变化的空间格局 | 第26-27页 |
3.1.2 最高温度变化年代际趋势特征 | 第27-29页 |
3.2 最低温度变化趋势 | 第29-32页 |
3.2.1 最低温度变化的空间格局 | 第29-30页 |
3.2.2 最低温度变化年代际趋势特征 | 第30-32页 |
3.3 降水量变化趋势 | 第32-35页 |
3.3.1 降水量变化的空间格局 | 第32-33页 |
3.3.2 降水量变化年代际趋势特征 | 第33-35页 |
3.4 太阳辐射量变化趋势 | 第35-38页 |
3.4.1 太阳辐射量变化趋势的空间格局 | 第35-36页 |
3.4.2 太阳辐射量变化年代际趋势特征 | 第36-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气候、品种和施肥对冬小麦产量波动的影响 | 第39-50页 |
4.1 作物模型遗传参数校验 | 第39页 |
4.2 各驱动因素贡献率剥离模拟情景设计 | 第39-40页 |
4.3 不同驱动因素对冬小麦单产贡献率比较 | 第40-48页 |
4.3.1 CERES-Wheat模型模拟效果评价 | 第40-42页 |
4.3.2 气候、品种和施肥变化对冬小麦单产的影响 | 第42-45页 |
4.3.3 气候、品种和施肥变化对单产变化的贡献 | 第45-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不同气候要素变化对冬小麦单产的影响辨识 | 第50-58页 |
5.1 不同气候要素影响模拟情景设计 | 第50页 |
5.2 单产对不同气候要素敏感性分析 | 第50-51页 |
5.2.1 敏感性计算 | 第50-51页 |
5.2.2 贡献度评价 | 第51页 |
5.2.3 敏感性与贡献度空间化处理 | 第51页 |
5.3 气候要素对冬小麦单产影响辨识 | 第51-57页 |
5.3.1 温度变化影响 | 第51-53页 |
5.3.2 太阳辐射量变化影响 | 第53-54页 |
5.3.3 降水变化影响 | 第54-55页 |
5.3.4 各冬小麦优势产区敏感性与贡献度对比 | 第55-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8-6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8页 |
6.2 讨论 | 第58-59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