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蜂窝状多孔碳促进的铜铈催化剂中协同作用对CO优先氧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综述第10-24页
    1.1 传统能源与氢能第10页
    1.2 氢气的制备方法第10-11页
    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11-13页
    1.4 富氢气中消除一氧化碳简介第13-14页
    1.5 一氧化碳优先氧化催化剂的研究第14-21页
        1.5.1 负载型铂催化剂第14-16页
        1.5.2 负载型金催化剂第16-18页
        1.5.3 非贵金属催化剂第18-21页
            1.5.3.1 经典CuO-CeO_2体系催化剂研究第18-20页
            1.5.3.2 负载CuO-CeO_2型体系催化剂研究第20-21页
    1.6 蜂窝状碳材料概述第21-23页
    1.7 论文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3-24页
        1.7.1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3页
        1.7.2 论文创新点第23-24页
第二章 催化剂的表征与实验设备第24-28页
    2.1 实验所用试剂第24页
    2.2 主要实验设备第24-25页
    2.3 实验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第25-28页
        2.3.1 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第25页
        2.3.2 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第25页
        2.3.3 扫描电镜测试第25页
        2.3.4 透射电镜测试第25页
        2.3.5 程序升温还原测试第25-26页
        2.3.6 拉曼图谱测试第26页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第26页
        2.3.8 催化剂活性测试第26-28页
第三章 水热合成Cu_xO-CeO_2/HPC纳米催化剂用于CO优先氧化第28-43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催化剂的制备第28-29页
        3.2.1 蜂窝状多孔碳材料的制备第28-29页
        3.2.2 催化剂的制备第2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9-42页
        3.3.1 XRD结果分析第29-31页
        3.3.2 催化剂质构性质分析第31-33页
        3.3.3 扫描电镜测试分析第33-34页
        3.3.4 透射电镜测试分析第34-36页
        3.3.5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测试分析第36-37页
        3.3.6 拉曼光谱测试第37-38页
        3.3.7 XPS结果分析第38-40页
        3.3.8 催化剂催化性能测试第40-42页
    3.4 结论第42-43页
第四章 浸渍法合成Cu_xO-CeO_2/HPC纳米催化剂用于CO优先氧化第43-55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催化剂的制备第43-44页
        4.2.1 载体的制备第43页
        4.2.2 催化剂制备第43-4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4-54页
        4.3.1 XRD结果分析第44-45页
        4.3.2 催化剂织构性质分析第45-47页
        4.3.3 扫描电镜测试分析第47-48页
        4.3.4 透射电镜测试分析第48-49页
        4.3.5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测试分析第49-50页
        4.3.6 XPS结果分析第50-52页
        4.3.7 催化剂催化性能测试第52-54页
    4.4 结论第54-55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55-57页
    5.1 全文总结第55页
    5.2 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铈掺杂硅酸钇镥粉体的制备、表征及痕量铈的测定研究
下一篇:中国冬小麦单产波动中的气候变化作用及其演变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