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3页 |
| 1.1 核酸适配体 | 第13-15页 |
| 1.2 核酸适配体在赭曲霉毒素A检测中的应用 | 第15-19页 |
| 1.2.1 赭曲霉毒素A | 第15页 |
| 1.2.2 比色法 | 第15-16页 |
| 1.2.3 荧光法 | 第16-17页 |
| 1.2.4 电化学法 | 第17-18页 |
| 1.2.5 试纸条法 | 第18-19页 |
| 1.3 核酸适配体在雌激素检测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 1.3.1 雌激素 | 第19页 |
| 1.3.2 纳米金比色法 | 第19-20页 |
| 1.3.3 荧光法 | 第20页 |
| 1.3.4 电化学法 | 第20-21页 |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基于适配体的赭曲霉毒素A试纸条检测技术研究 | 第23-32页 |
| 2.1 前言 | 第23-24页 |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 2.2.1 试剂与材料 | 第24-25页 |
| 2.2.2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 2.2.3 适配体及互补链序列 | 第25-26页 |
| 2.2.4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1页 |
| 2.3.1 适配体浓度优化 | 第28页 |
| 2.3.2 缓冲液的优化 | 第28-29页 |
| 2.3.3 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 第29-30页 |
| 2.3.4 特异性实验 | 第30页 |
| 2.3.5 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测定 | 第30-31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基于适配体-互补链的雌二醇荧光法检测技术研究 | 第32-44页 |
| 3.1 前言 | 第32-34页 |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 3.2.1 试剂与材料 | 第34-35页 |
| 3.2.2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 3.2.3 适配体及互补链序列 | 第35页 |
| 3.2.4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3页 |
| 3.3.1 适配体与互补链的摩尔浓度比优化 | 第37页 |
| 3.3.2 适配体与互补链的杂交时间优化 | 第37-38页 |
| 3.3.3 适配体与雌二醇的结合时间优化 | 第38页 |
| 3.3.4 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 第38-39页 |
| 3.3.5 特异性 | 第39-40页 |
| 3.3.6 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测定 | 第40-4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基于适配体的孕酮纳米金比色法检测技术研究 | 第44-53页 |
| 4.1 前言 | 第44-45页 |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 4.2.1 试剂与材料 | 第45-46页 |
| 4.2.2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 4.2.3 适配体及互补链序列 | 第46页 |
| 4.2.4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1页 |
| 4.3.1 氯化钠浓度的优化 | 第48页 |
| 4.3.2 适配体浓度的优化 | 第48-49页 |
| 4.3.3 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 第49-50页 |
| 4.3.4 特异性 | 第50-51页 |
| 4.3.5 河水样品中检测方法的验证 | 第5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5.1 总结 | 第53-54页 |
| 5.2 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作者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