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9页 |
1.1 鸡毒支原体简介 | 第12-15页 |
1.1.1 鸡毒支原体病原学 | 第12页 |
1.1.2 鸡毒支原体的流行病学 | 第12-13页 |
1.1.3 鸡毒支原体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第13页 |
1.1.4 鸡毒支原体相关疾病的防控 | 第13-14页 |
1.1.5 鸡毒支原体的诊断 | 第14-15页 |
1.2 鸡毒支原体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 鸡毒支原体膜相关蛋白免疫原性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1 热休克蛋白家族免疫原性的研究 | 第17页 |
1.3.2 粘附素蛋白免疫原性的研究 | 第17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P60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 | 第19-25页 |
2.1 材料 | 第19-20页 |
2.1.1 菌株和质粒 | 第19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页 |
2.1.4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 | 第19-20页 |
2.2 方法 | 第20-21页 |
2.2.1 MG基因组的提取及P60基因的克隆 | 第20页 |
2.2.2 pET-30a-P60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0-21页 |
2.2.3 P60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21页 |
2.2.4 P60蛋白的纯化 | 第21页 |
2.2.5 rP60的免疫反应原性鉴定 | 第21页 |
2.3 结果 | 第21-23页 |
2.3.1 P60基因的克隆 | 第21-22页 |
2.3.2 重组质粒pET-30a-P60的PCR和双酶切鉴定 | 第22页 |
2.3.3 rP60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22-23页 |
2.3.4 rP60的免疫反应原性鉴定 | 第23页 |
2.4 小结 | 第23页 |
2.5 讨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rP60-iELISA方法的建立 | 第25-34页 |
3.1 材料 | 第25-26页 |
3.1.1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3.1.2 菌株和血清 | 第25页 |
3.1.3 生物信息软件 | 第25页 |
3.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5页 |
3.1.5 间接ELISA中所需试剂的配制 | 第25-26页 |
3.2 方法 | 第26-27页 |
3.2.1 抗原的制备 | 第26页 |
3.2.2 ELISA方法的建立及条件优化 | 第26-27页 |
3.3 结果 | 第27-32页 |
3.3.1 重组蛋白的制备和浓度的测定 | 第27页 |
3.3.2 包被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和最适血清稀释度的优化 | 第27-28页 |
3.3.3 最佳封闭液和封闭条件的选择 | 第28页 |
3.3.4 血清最佳工作时间的选择 | 第28-29页 |
3.3.5 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倍数和最佳作用时间的选择 | 第29页 |
3.3.6 底物最佳作用的确定 | 第29-30页 |
3.3.7 间接ELISA方法cut-off值的确定 | 第30-32页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3.5 讨论 | 第33-34页 |
第四章 M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评估 | 第34-45页 |
4.1 材料 | 第34-35页 |
4.1.1 ELISA试剂盒 | 第34页 |
4.1.2 血清样品 | 第34页 |
4.1.3 MG培养基配制 | 第34页 |
4.1.4 菌株 | 第34页 |
4.1.5 实验动物 | 第34-35页 |
4.2 方法 | 第35-36页 |
4.2.1 敏感性和灵敏性试验 | 第35页 |
4.2.2 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试验 | 第35页 |
4.2.3 重复性试验 | 第35页 |
4.2.4 抗体持续期监测 | 第35页 |
4.2.5 检测临床样品的准确性 | 第35-36页 |
4.2.6 与其他商品化试剂盒的比较 | 第36页 |
4.2.7 保存期实验 | 第36页 |
4.3 结果 | 第36-43页 |
4.3.1 敏感性和灵敏性试验 | 第36-37页 |
4.3.2 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试验 | 第37页 |
4.3.3 重复性试验 | 第37-38页 |
4.3.4 抗体持续期检测 | 第38-41页 |
4.3.5 检测临床样品 | 第41页 |
4.3.6 与商品化试剂盒的符合率 | 第41-42页 |
4.3.7 保存期试验 | 第42-43页 |
4.4 小结 | 第43页 |
4.5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