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品种论文

牦牛卵巢Label-free蛋白组学分析及相关蛋白在生殖系统的表达

摘要第4-6页
Summary第6-8页
缩略词表第9-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32页
    1 牦牛生殖特性第16-17页
    2 雌性哺乳动物性生殖器官生理功能第17-18页
        2.1 卵巢生理功能调控第17-18页
        2.2 输卵管、子宫生理功能第18页
    3 蛋白组学技术在生殖研究上的应用第18-22页
    4 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Label-free)的优势第22页
    5 生殖系统与蛋白组学研究第22-27页
        5.1 子宫与蛋白组学研究第22-23页
        5.2 卵巢与蛋白组学研究第23-27页
            5.2.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第23-24页
            5.2.2 蛋白质组学在卵泡发育中的研究第24-25页
            5.2.3 胚胎与蛋白质组学第25-27页
    6 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生理学意义第27-31页
        6.1 FSHR和LHR在雌性生殖器官中的调控作用第28-29页
            6.1.1 FSHR的结构特点第28页
            6.1.2 LHR的结构特点第28-29页
        6.2 FSHR和LHR对卵泡的调控第29-31页
    7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第31-32页
第二章 Lable-free定量蛋白组学筛选牦牛黄体期和卵泡期卵巢相关差异蛋白第32-6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7页
        1.1 材料第32-33页
            1.1.1 实验动物第32-33页
            1.1.2 主要仪器第33页
            1.1.3 主要试剂第33页
        1.2 实验方法第33-37页
            1.2.1 蛋白提取第33页
            1.2.2 蛋白浓度测量第33-34页
            1.2.3 蛋白质SDS-PAGE电泳检测第34页
            1.2.4 蛋白Trypsin酶解第34页
            1.2.5 质谱分析第34-36页
            1.2.6 Lable-free蛋白组学定量分析第36-37页
    2 实验结果第37-60页
        2.1 牦牛卵巢组织蛋白质的提取及电泳检测第37-38页
        2.2 蛋白质质谱鉴定第38-41页
            2.2.1 数量及肽段特征第38-40页
            2.2.2 蛋白质分子质量及等电点鉴定结果第40-41页
        2.3 鉴定蛋白黄体期与卵泡期出现的频率及韦恩(Venn)图分析第41-42页
        2.4 牦牛黄体期和卵泡期卵巢组织差异蛋白筛选第42-47页
        2.5 黄体期和卵泡期卵巢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7-60页
            2.5.1 牦牛黄体期和卵泡期卵巢差异蛋白的GO分析第47页
            2.5.2 牦牛黄体期和卵泡期卵巢差异蛋白的COG分析第47-49页
            2.5.3 牦牛黄体期和卵泡期卵巢差异表达蛋白的KEGG分析第49-51页
            2.5.4 牦牛黄体期和卵泡期卵巢差异蛋白的蛋白互作分析第51-53页
            2.5.5 黄体期与卵泡期的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第53-55页
            2.5.6 差异蛋白中未知蛋白功能分析与预测第55-57页
            2.5.7 差异蛋白StAR、Rab-8A和HSP第57-60页
    3 讨论第60-64页
第三章 FSHR、LHR和部分差异蛋白的定量及定位研究第64-86页
    1 引言第64-6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66-76页
        2.1 实验动物第66页
        2.2 样本采集及处理第66页
        2.3 主要仪器设备第66页
        2.4 试剂及引物合成第66-67页
        2.5 主要试剂配制第67-68页
        2.6 FSHR、LHR、STAR、Rab-8a、HSP105基因在牦牛黄体期和卵泡期表达差异的测定第68-73页
            2.6.1 牦牛黄体期和卵泡期卵巢、子宫及输卵管总RNA提取及检测第68-69页
            2.6.2 牦牛不同组织总RNA检测第69-70页
            2.6.3 反转录生成cDNA第70-71页
            2.6.4 扩增引物的设计第71页
            2.6.5 目的基因及引物的鉴定第71-73页
        2.7 免疫组化法测定各基因在牦牛各时期不同组织的分布第73-75页
            2.7.1 制作黏附载玻片第73页
            2.7.2 组织石蜡包埋与切片第73-74页
            2.7.3 FSHR、LHR、StAR、Rab-8a、HSP105的免疫组化染色第74-75页
        2.8 Westernblot实验研究第75页
            2.8.1 蛋白样品制备第75页
            2.8.2 SDS-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检测第75页
        2.9 数据处理与统计第75-76页
    3 实验结果第76-82页
        3.1 牦牛卵巢、子宫和输卵管组织总RNA的纯度检测第76页
        3.2 FSHR、LHR、StAR、Rab-8a、HSP105在牦牛卵巢、子宫和输卵管的表达与溶解曲线分析第76页
        3.3 FSHR、LHR、StAR、Rab-8a、HSP105在黄体期及卵泡期牦牛卵巢、子宫和输卵管基因转录水平第76-77页
        3.4 蛋白质水平表达鉴定第77-78页
        3.5 免疫组化相关测定结果第78-82页
            3.5.1 黄体期牦牛各组织中FSHR、LHR、StAR、Rab-8a和HSP定位表达情况第78-80页
            3.5.2 卵泡期牦牛各组织中FSHR、LHR、StAR、Rab-8a和HSP定位表达情况第80-82页
    4 讨论第82-86页
    5 小结第86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86-88页
    1 总结第86-87页
    2 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导师简介第103-104页
个人简介第104-105页
附录第105-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激素—生长因子—黏附因子调节系统在牦牛子宫内膜上皮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牦牛PDGFA、PDGFR-A基因特征及其与不同器官低氧适应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