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我国产品召回启动的条件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目的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5页
        (一)研究内容第13页
        (二)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我国产品召回启动的条件制度现状第15-27页
    一、我国产品召回启动的实体条件第16-20页
        (一)产品召回启动的主体范围第16-18页
        (二)召回的产品具有缺陷第18-20页
    二、我国产品召回启动的程序条件第20-27页
        (一)缺陷产品的发现途径第20-21页
        (二)政府主管机关的介入程序第21-22页
        (三)风险评估第22-24页
        (四)召回计划的制定第24-27页
第二章 我国产品召回启动的条件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7-36页
    一、实体条件中存在的问题第27-33页
        (一)对产品召回义务主体的规定不一致第27-28页
        (二)产品范围涵盖不完全第28-30页
        (三)产品缺陷的认定方式不合理第30-33页
    二、程序条件中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一)对缺陷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环节规定不完善第33页
        (二)程序设计难以保证信息公开的有效性第33-34页
        (三)程序设计未合理考虑生产者成本因素第34-36页
第三章 与产品召回启动的条件制度相关的域外经验借鉴第36-44页
    一、欧盟关于产品召回启动条件制度的规定第36-38页
        (一)欧盟关于召回启动实体条件的规定第36-37页
        (二)欧盟关于召回启动程序性条件的规定第37页
        (三)欧盟相关规定对我国的启示第37-38页
    二、美国关于产品召回启动条件制度的规定第38-41页
        (一)美国关于召回启动实体条件的规定第38-40页
        (二)美国关于召回启动程序性条件的规定第40页
        (三)美国相关规定对我国的启示第40-41页
    三、澳大利亚关于产品召回启动条件制度的规定第41-44页
        (一)澳大利亚关于产品召回启动实体条件的规定第41页
        (二)澳大利亚关于产品召回启动程序性条件的规定第41-42页
        (三)澳大利亚相关规定对我国的启示第42-44页
第四章 我国产品召回启动条件制度的完善第44-58页
    一、我国产品召回启动条件制度完善的指导思想第44-45页
        (一)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核心第44页
        (二)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第44页
        (三)域外经验借鉴与本土实践相结合原则第44-45页
    二、对我国产品召回启动条件制度完善的具体措施第45-58页
        (一)完善对产品召回义务主体范围的规定第45-47页
        (二)完善对产品召回对象范围的规定第47-50页
        (三)规范我国产品缺陷的认定方式第50-52页
        (四)建立健全缺陷产品信息收集处理系统第52-54页
        (五)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第54-56页
        (六)构建产品召回简易程序第56-58页
结论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企业搭售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
下一篇:经营者集中豁免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