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环境中抗生素的存在和危害 | 第10-11页 |
1.2 环境抗生素氧四环素、链霉素和磺胺甲基嘧啶 | 第11-16页 |
1.2.1 氧四环素、链霉素和磺胺甲基嘧啶的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2.2 抗生素的环境行为研究 | 第14-16页 |
1.2.2.1 吸附 | 第14-15页 |
1.2.2.2 氧化降解 | 第15-16页 |
1.3 赤铁矿和针铁矿的简介 | 第16-18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意义和目的 | 第18-19页 |
1.4.1 选题的内容 | 第18页 |
1.4.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赤铁矿和针铁矿对OTC、STR和SMR吸附行为和机理的研究 | 第19-47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2.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19-20页 |
2.1.2 针铁矿的合成方法 | 第20页 |
2.1.3 赤铁矿和针铁矿的表征 | 第20页 |
2.1.4 赤铁矿和针铁矿对OTC、STR和SMR的吸附实验 | 第20-21页 |
2.1.5 样品分析 | 第21页 |
2.1.6 红外光谱 | 第21-22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2-46页 |
2.2.1 赤铁矿的表征 | 第22-23页 |
2.2.2 针铁矿的表征 | 第23-24页 |
2.2.3 赤铁矿对OTC、STR和SMR的吸附行为和机理 | 第24-33页 |
2.2.3.1 吸附等温线 | 第24-26页 |
2.2.3.2 pH的影响 | 第26-29页 |
2.2.3.3 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29-31页 |
2.2.3.4 竞争离子的影响 | 第31-33页 |
2.2.4 针铁矿对OTC、STR和SMR的吸附行为及机理 | 第33-46页 |
2.2.4.1 吸附等温线 | 第33-34页 |
2.2.4.2 pH的影响 | 第34-37页 |
2.2.4.3 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2.2.4.4 竞争离子的影响 | 第38-40页 |
2.2.4.5 红外光谱 | 第40-42页 |
2.2.4.6 表面羟基对吸附的影响 | 第42-4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针铁矿非均相Fenton法降解氧四环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47-6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7-50页 |
3.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7-48页 |
3.1.2 针铁矿的合成方法 | 第48页 |
3.1.3 针铁矿的表征 | 第48页 |
3.1.4 降解实验 | 第48-49页 |
3.1.5 OTC在针铁矿中的暗吸附实验 | 第49页 |
3.1.6 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50-64页 |
3.2.1 针铁矿的表征 | 第50-51页 |
3.2.2 OTC在针铁矿中的暗吸附 | 第51-52页 |
3.2.3 针铁矿和H_2O_2在模拟太阳光下对OTC的降解 | 第52-53页 |
3.2.4 OTC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3.2.5 H_2O_2浓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3.2.6 针铁矿剂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3.2.7 pH的影响 | 第56-58页 |
3.2.8 腐殖酸(HA)的影响 | 第58-59页 |
3.2.9 抗坏血酸盐的影响 | 第59-60页 |
3.2.10 针铁矿和H_2O_2非均相Fenton体系降解OTC的机理 | 第60-64页 |
3.2.10.1 活性基团的测定 | 第60-61页 |
3.2.10.2 区分均相和非均相Fenton反应的贡献 | 第61-63页 |
3.2.10.3 针铁矿对H_2O_2分解的催化作用 | 第63-64页 |
3.2.10.4 OTC的矿化 | 第6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铈改性针铁矿非均相Fenton法降解OTC | 第66-7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6-68页 |
4.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66页 |
4.1.2 合成方法 | 第66-67页 |
4.1.2.1 CeO_2/FeOOH合成方法 | 第66-67页 |
4.1.2.2 Ce_(0.2)Fe_(0.8)OOH合成方法 | 第67页 |
4.1.3 化合物的表征 | 第67页 |
4.1.4 暗吸附实验和催化降解实验 | 第67页 |
4.1.5 循环伏安曲线测试 | 第67页 |
4.1.6 分析方法 | 第67-68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68-77页 |
4.2.1 CeO_2/FeOOH的表征 | 第68-70页 |
4.2.2 Ce_(0.2)Fe_(0.8)OOH的表征 | 第70-71页 |
4.2.3 暗吸附实验 | 第71-72页 |
4.2.4 改性针铁矿对OTC的非均相Fenton降解 | 第72-73页 |
4.2.5 Ce_(0.2)Fe_(0.8)OOH和H_2O_2非均相Fenton体系降解OTC的机理 | 第73-77页 |
4.2.5.1 活性基团的确定 | 第73-74页 |
4.2.5.2 Ce_(0.2)Fe_(0.8)OOH非均相Fenton体系中Fe的变化 | 第74-76页 |
4.2.5.3 对H_2O_2分解的催化作用 | 第76-77页 |
4.2.5.4 OTC的矿化 | 第7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5.1 结论 | 第79-80页 |
5.2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