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8-9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2.1 关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 | 第10-12页 |
2.2 关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存在问题的策略研究 | 第12-15页 |
2.3 关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存在问题的实践研究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初、高中数学衔接理论研究 | 第17-24页 |
3.1 初、高中数学的差异分析 | 第17-22页 |
3.1.1 课程的差异分析 | 第17-21页 |
3.1.2 教师教学的差异分析 | 第21页 |
3.1.3 学生自身的差异分析 | 第21-22页 |
3.2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3.2.1 认知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3.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3页 |
3.2.3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初高中数学衔接实践研究 | 第24-32页 |
4.1 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情况的调查 | 第24-32页 |
4.1.1 调查目的 | 第24页 |
4.1.2 调查对象 | 第24页 |
4.1.3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4页 |
4.1.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4-32页 |
第五章 初高中数学衔接策略及案例分析 | 第32-41页 |
5.1 初中教师要加强衔接意识 | 第32-34页 |
5.2 采用“发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第34-36页 |
5.3 采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第36-38页 |
5.4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 第38-39页 |
5.5 初高中数学衔接策略的总结 | 第39-4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