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员约束系统正面碰撞仿真优化研究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汽车安全性研究 | 第8-9页 |
1.3 汽车碰撞安全性仿真及优化设计 | 第9-1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5 课题研究亮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乘员约束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13-20页 |
2.1 乘员约束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2.1.1 安全气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1.2 安全带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1.3 座椅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2 损害标准及评价法规 | 第16-19页 |
2.2.1 乘员损害标准 | 第16-18页 |
2.2.2 正面碰撞法规 | 第18-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汽车碰撞有限元理论及优化理论 | 第20-33页 |
3.1 碰撞仿真理论简介 | 第20-24页 |
3.1.1 物体变形有限元数值简介 | 第20-23页 |
3.1.2 显式中心差分法 | 第23-24页 |
3.1.3 碰撞过程中的非线性 | 第24页 |
3.2 代理模型理论 | 第24-32页 |
3.2.1 响应面建模方法 | 第25-27页 |
3.2.2 实验设计方法 | 第27-31页 |
3.2.3 优化算法 | 第31-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33-47页 |
4.1 LS-DYNA软件介绍 | 第33-34页 |
4.2 乘员约束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34-43页 |
4.2.1 网格的选取 | 第34-35页 |
4.2.2 驾驶室-假人模型 | 第35-36页 |
4.2.3 安全气囊模型 | 第36-38页 |
4.2.4 安全带模型 | 第38-41页 |
4.2.5 接触条件设置 | 第41页 |
4.2.6 碰撞参数控制 | 第41-43页 |
4.3 乘员约束系统模型的验证 | 第43-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乘员约束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 第47-59页 |
5.1 LS-OPT简介 | 第47-48页 |
5.2 优化程序设计 | 第48-51页 |
5.2.1 设计变量 | 第48-49页 |
5.2.2 试验设计方法和函数建立 | 第49页 |
5.2.3 优化目标和约束 | 第49-50页 |
5.2.4 优化算法 | 第50-51页 |
5.3 优化结果分析 | 第51-58页 |
5.3.1 灵敏度分析 | 第51-54页 |
5.3.2 折线图 | 第54-55页 |
5.3.3 优化结果 | 第55-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总结 | 第59-60页 |
6.2 展望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项目 | 第61-62页 |
1 发表论文 | 第61页 |
2 参与项目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