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建筑物理学论文--建筑气候学论文

种植屋面对区域热环境的影响预测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背景第8-11页
        1.1.1 城市环境与绿化第8-9页
        1.1.2 种植屋面技术第9-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种植屋面的热质传递机理第11-12页
        1.2.2 种植屋面的降温节能效果第12-13页
        1.2.3 种植屋面的生态环境效益第13-14页
        1.2.4 总结与评价第14-15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第15-16页
    1.4 本章小结第16-18页
2 种植屋面对区域热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第18-36页
    2.1 不同种植屋面形式下的室外热环境实测第18-27页
        2.1.1 测试屋面概况第18-19页
        2.1.2 测试仪器与测点布置第19-20页
        2.1.3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20-26页
        2.1.4 小结第26-27页
    2.2 种植屋面对区域热环境的影响范围实测第27-34页
        2.2.1 水平方向的步行移动测试第27-30页
        2.2.2 垂直方向的定点测试第30-34页
    2.3 本章小结第34-36页
3 理论分析与模型建立第36-60页
    3.1 前言第36-37页
    3.2 数学模型第37-41页
        3.2.1 种植屋面模型第37-40页
        3.2.2 区域热环境模型第40-41页
    3.3 专用数值模拟软件第41-58页
        3.3.1 模型数值化分析第42-49页
        3.3.2 ENVI-met专用模拟软件第49-51页
        3.3.3 数值模型的验证第51-57页
        3.3.4 数值模型的局限性第57-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4 种植屋面区域热环境设计因子模拟分析第60-78页
    4.1 前言第60页
    4.2 影响因子分析第60-65页
        4.2.1 气象因子第60-63页
        4.2.2 区域规划因子第63-64页
        4.2.3 种植屋面因子第64-65页
    4.3 情形设计与模型建立第65-67页
    4.4 模拟结果分析第67-76页
        4.4.1 种植屋面类型及建筑高度的影响第67-70页
        4.4.2 覆盖率及水平布置的影响第70-73页
        4.4.3 区域布局形式的影响第73-76页
    4.5 本章小结第76-78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5.1 结论第78-79页
    5.2 展望第79-80页
致谢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iVO4和TiO2的制备以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合肥地铁二号线基坑变形监测中近景摄影测量非量测数码相机检校及控制点布设的研究